河南杞县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 为师生送传统文化饕餮盛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28 16:2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28 16: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来俺对厨师鼻祖,商朝开国丞相伊尹的事情了解的太少了,今天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张银国老师给我们讲了伊尹出生从奴隶到宰相的历史传说,使我们受益匪浅,激发了我们好好学习的积极性,希望非遗进校园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开展。”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第一实验学校,学生张博说道。

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鲜明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12月27日杞县文广旅局联合杞县人民文化馆、葛岗镇宣统办、葛岗镇文化站到葛岗杞县第一实验学校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饕餮盛宴。

此次活动,县文化馆通过展板、实物展示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杞县杞人忧天传说、伊尹传说、崔氏微书、张氏石碑雕刻、张氏葫芦烙画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项目伊尹传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银国走进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同学们讲述了伊尹的出生、奋发读书、学艺的成长历程,以及从奴隶到宰相的经过,通过讲解使同学们了解了历史,传承了伊尹文化。

这次活动中杞县文化馆馆长张强向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进校园的意义,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了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孩子们对文化、对祖国的热爱。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又开阔了学校师生的艺术视野,更提升了学生们的艺术修养,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宣传非遗、珍爱非遗,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拉近了学生与传承人的距离,在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文化、对祖国的热爱的同时,也提高了青年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

“我们杞县第一实验学校将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田,让它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杞县第一实验学校副校长陈玲告诉说。

(杞县葛岗镇宣统办张银国)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