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需求,组织开发了环卫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发挥人员作用,切实做好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一、调查研究 摸清底数
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加大公益性岗位统筹使用力度,对脱贫人口中的弱劳力、半劳力且无法外出的群众开展摸底排查,征求收集脱贫群众就业意愿,合理确定公益性岗位数量,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需求,提高脱贫群众收入。
二、规范程序,开发管理
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微信群,入户等方式进行公益性岗位信息宣传;严格上岗秩序,公益性岗位人员必须经过本人申请,村委召开“四议两公开”会议研究通过,公示公告拟聘用人员名单,镇党委政府复核,报县人社局备案。目前,玉皇庙镇在32个行政村中已开发公益性岗位373个,帮助脱贫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在村容村貌提升、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
三、健全制度,严格管理
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须补,有序退岗”管理机制,制定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安置对象,聘用程序和工资标准;明确专职转移员负责公益性岗位管理,专职转移员应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如实记载。根据岗位职责,出勤情况,工作态度等进行考核;坚持“谁开发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按照考核结果发放岗位补贴。对于出勤较差,履职不到位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长期履职不到位且多次教育不改的人员,按照程序清退。通过强化考勤,严格考核,明确分工等方式,切实做好公益性岗位人员使用和管理,保持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
四、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由镇人大办牵头,联合镇劳保所、财政所、乡村振兴办等单位定期不定期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履职情况和岗位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坚决杜绝一人多岗、空岗、顶岗、替岗、轮岗、在岗不尽责问题,保证补贴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下一步,玉皇庙镇将继续推进就业帮扶,坚持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积极引导有就业意愿且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群众应聘公益性岗位,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