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瑞雨 张世豪 赵娇莹 许艳艳
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河北发展的历程中极不平凡。
“三件大事”落地河北,重大机遇叠加交汇;京畿之地,区位特殊,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责任重大;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关夺隘;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啃硬骨头……
践行嘱托,拼搏竞进!
知之深,爱之切,新时代的奋斗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我们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9次视察河北,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河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推动河北发展最根本的政治引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最重要的行动指南。燕赵儿女发自内心地感恩总书记、感谢党中央!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这五年,政治“护城河”坚如磐石,“三件大事”齐头并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温暖人心;
这五年,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发生了历史性新变化,河北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新的赶考路上,“河北答卷”浓墨重彩,催人奋进。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强调:“办好河北的事情,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激发新作为,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热土上,奋斗的交响曲雄浑激昂。
忠诚干净担当,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以河北之稳拱卫首都安全,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为政之要,在于忠诚;为政之责,在于担当。
2021年11月20日,河北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在石家庄开幕。
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省第十次党代会之前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召开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意见》等,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倍感激励。
全会一致认为,九届省委常委会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和斗争精神,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有效驾驭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大局,是一个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团结坚强的战斗集体。
旗帜鲜明讲政治,以河北之稳拱卫首都安全。
省委常委会带头强化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文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学习传达,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省委制定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实施意见等,明确12个方面、68项重点任务,分工抓落实,定期“回头看”,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于全省工作的各个方面。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召开后,王东峰亲自担任省委宣讲团团长,其他省领导为宣讲团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分众化、互动式的宣讲。今年7月,王东峰以视频形式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全省22万名党员干部在线收看报告会。
从冀南平原到塞外坝上,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从“大喇叭”到“小马扎”,从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到各类思政讲堂,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冒热气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胸有“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时间追回到2017年10月。
王东峰到河北工作后第一次赴基层调研检查,就来到雄安新区,走村入户、深入工地,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共商新区发展大计。他动情地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历史性伟大工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决不辜负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信任与重托。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倾注了大量心血,给河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和战略支撑。
王东峰坚持每半月至少一次到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实地调研检查,解难题抓落实,其中大部分是在节假日。省委把办好“三件大事”作为“三六八九”工作思路之首,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举全省之力坚定不移扎实推进,全力以赴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北京现代汽车、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河北;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在200多个重大项目全力推进中,在20余万建设者的日夜奋战中,“未来之城”拔地而起,雄安画卷徐徐铺展;
“努力交出冬奥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76个冬奥项目建设任务全部提前完成投用,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就绪,举办全省冰雪运动会,全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2400万人……
行程万里初心不变,新的赶考永不停步。
巍巍太行,滔滔滹沱。72年前,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这里,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今年2月28日,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王东峰来到西柏坡,在梁家沟村村史馆,他与老党员、老战士围坐在一起,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回顾西柏坡人的奋斗历程,同大家一起深情唱起《西柏坡拥军小唱》。
王东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关键在于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把握历史规律,汲取真理力量,增强历史定力,筑牢信仰之基,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河北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赶考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矢志接续奋斗,努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王东峰提出忠诚之问、初心之问、担当之问、实干之问。“各级党员干部要经常进行‘四问’,自觉向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看齐,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这“四问”触及灵魂,催人奋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一切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坚定不移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全省上下的高度自觉和实际行动。
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去”出新空间,“调”出高质量,“转”出新动能
“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时精准地为河北发展指明方向。
硬仗当前,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必不可少;破立之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时不我待。
唐山是河北第一经济大市,钢铁产业占比较大,是全省钢铁去产能的主战场。王东峰多次到唐山调研检查,深入到首钢京唐公司、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津西钢铁集团等钢铁企业一线,督导检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
去产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8年8月,河北省去产能调结构现场推进会在唐山召开,王东峰的讲话掷地有声。这次会议对全省去产能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河北步步为营打出一套化解过剩产能的组合拳。
王东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重要遵循。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切实加快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步伐,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目标定了、路径明了,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全力打响去产能攻坚战!研究制定全省钢铁行业、重点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和责任体系,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针对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重点行业,全面打响去产能和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散煤整治和清洁能源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六大攻坚战”……
这是转型大省的“钢铁意志”——
“十三五”期间,河北超额完成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火电、焦化等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从峰值时的3.2亿吨减至1.9亿吨,石钢、唐钢等企业退出主城区,宣钢产能全部退出,廊坊、保定、沧州、衡水、张家口成为“无钢市”。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华丽转身”——
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排序在2018年实现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9年服务业对GDP贡献率达到73.8%。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速度、比重、贡献率全线超越钢铁,已跃升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
“去”不是目的,关键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优质高效供给,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
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步步深入,万企转型开花结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2020年5月,代表钢企制造水平的350公里/小时百米高速轨,在河钢邯钢大型轧钢厂下线,这是河北钢铁企业“零”的突破!不到一年时间,来自河北的百米高速轨已应用到国内12条铁路线和“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铺成铁轨的长度可以绕赤道半圈。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兴产业需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
2019年10月11日,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开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以数字经济冠名的国家级展会,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省人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2020年9月,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成立。王东峰强调,要坚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型农业,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乘风”数字经济,发展“破浪”向前。目前,河北已形成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廊坊五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亚洲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落地廊坊,秦淮数据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33.4%,成为河北经济发展新名片。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作为河北滑雪产业核心区,张家口市抢抓冬奥机遇,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80多项,完成投资334亿元。张家口市高新区冰雪装备产业园被授予国家级冰雪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放眼燕赵大地,更多的绿色、智能产业正在成长壮大。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3.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同比增加7.8%、6.6%,增速明显快于规上工业,实现了漂亮的“绿色反超”。
保定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王东峰直接包联的企业,他多次听取长城汽车哈弗技术研发中心情况汇报,专门到研发中心现场察看产品展示,指导长城汽车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亲自体验新车型“长城炮”乘用皮卡车,勉励企业不断通过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科技创新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动力源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命门”。“十三五”期间,河北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6%提高到6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400家、增长近5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7万家,省级创新平台总数达到2110家。
由于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成效明显,河北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河北经济向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方向迈进。“十三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特别是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9%,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让群众幸福感越来越强
今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书写了“中国绿”的传奇,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115万亩林海,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每年为京津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释放氧气近60万吨。林场建设者先后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和联合国土地生命奖。
一山一水,都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一草一木,都是美丽河北的题中之义。
河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的重要指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空气质量好不好,大棚菜反应最灵敏。”过去邢台市信都区东良舍村党委书记胡振清,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空气质量指数。
他记得,2013年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一年有一半时间都见不到太阳,大棚菜怎么侍弄都养不好。
“现在空气好了,菜也长得水灵了!”
好天气越来越多,蓝天白云刷爆微信朋友圈,是日常生活的新标配,也是河北生态环境改善最直观的新变化。
曾经,偏重的产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给河北发展笼上一层霾。
河北成立以省委书记、省长为“双主任”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实施大气环境污染治理“1+18”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以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约束,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
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重点突破,依法铁腕治污。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十三五”期间,河北通过去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全省基本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全省农村冬季用烟煤取暖的农户采取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清洁煤则清洁煤的措施,全省1440万户农户共完成1296万户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剩偏远山区改为清洁无烟煤,农村散煤治理实现全覆盖。
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256天,比2016年增加30天,被生态环境部考核评价为优秀等次,全面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时来到白洋淀,反复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决不让一滴污水排入白洋淀!王东峰多次到白洋淀调研检查,强调要统筹3万平方公里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深入实施城水林田淀草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白洋淀治理保护修复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2021年4月1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涉及雄安新区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对白洋淀及其流域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最严厉的处罚保护白洋淀。
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不断升级加力,淀区水质由2017年的劣五类提升至2020年的四类,今年以来,淀区平均水质达到三类。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从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9号地块栽下第一棵树到2020年底,雄安新区总造林面积已达41万亩,树木品种达200多种。未来,新区绿地面积将达到近百万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城正呼之欲出。
美丽河北,久久为功,燕赵绿色版图正在扩展。
水更清了!劣五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近岸海域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成为“十三五”期间全国劣五类水质断面累计消除最多的省份。
地更绿了!新增国土绿化面积近40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提高到35%以上。张家口森林覆盖率达到50%,崇礼冬奥核心区更是超过80%。
天更蓝了!今年1至10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为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绿水青山看河北,生态环境新面貌。
以人民为中心,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让改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对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民之所望,政之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河北从制度设计上重民生之利,在具体工作中解民生之忧,在改革发展中补民生短板。
2019年初冬,寒潮袭击下的石家庄气温骤降。晚9时许,棉五社区居民吕文惠老人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家里暖气热不热?”
“穿着坎肩在屋里冷不冷?”
……
来人进门就嘘寒问暖,还伸手摸摸暖气片,实地察看家里温度。
“今年又提前供暖了,现在屋里挺暖和的。”吕文惠老人怎么也没想到省委书记亲自来了。
不打招呼,深入居民家中暗访,王东峰要看的就是基层最真实的情况,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反映。
不能拿规定、天气和温度计去回应群众对供暖工作的意见与诉求,要让群众身上暖、心头热!2018年冬天,在省委、省政府有力部署、强力推动下,河北的“暖冬”提前了——11月1日,全省按以往规定还未供暖城市所有供热企业提前点火试运行,比往年提前半月进入供暖季。
今年是河北全面提前供暖的第4年,各地各部门积极协调供热企业,加强供暖能源保障,开通供暖热线反馈,确保群众家里热起来。
聚焦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2018年起,河北连续多年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加快棚户区、老旧小区、老旧管网、城中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
王东峰亲自审定有关方案,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和省“两会”深入研究、反复讨论、多次部署,实施过程中落实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办出效果,办出群众满意度。
2019年,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五年级小学生孟嘉怡说,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后,还能看绘本、做手工。
“免费校内课后班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孟嘉怡的妈妈为这一暖心政策拍手叫好,再也不为天天请假接孩子发愁了。
王东峰十分关注这个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他多次在调研、座谈时强调,要听取群众呼声,着力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19年,在我省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多部门联动之下,困扰家长们多年的“三点半难题”终于解决,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80多万名学生及家长乐享此项服务。河北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的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
今年6月1日,王东峰到石家庄市红星小学看望慰问,强调要把校内课后免费服务推广到全省每一所小学,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我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着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王东峰亲自审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点题策划、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擂台赛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9万多个,开展服务群众活动65.1万余次,331万名党员干部参与,惠及群众6500多万人次。
高质量的服务供给为幸福生活“加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暖意,奔流在巨鹿县官亭镇官亭村的杨庆勉心里:“现在的医保报销比例挺大的。又不用跑远路,就在家门口的乡卫生院门诊看个病,费用在400元以下的能报销70%。符合条件的患有重病、大病的村民最高能报销95%哩。”
针对群众“看病贵”,我省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入医疗服务价格,拓展为“四医联动”,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城市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类项目价格平均降低10%,25种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3%。
截至2020年底,全省253家二级以上医院与2391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标准化比例分别为93%、98.4%、97%。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河北连续4年将社区居家养老列入20项民生工程,今年把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纳入10件民生实事,全省4717个城镇社区实现日间照料全覆盖,有效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和一些居民就近用餐问题。
书记点题,数字问政,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民生工作推进会——
10月11日,王东峰主持召开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开场言简意赅:“大家发言时,要用数字和成果反映民生实事推进情况和实际成效,还要说清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何时完成。”
出题的是省委书记,应答的是在场的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校外办班清理规范完成了没有?”“全省城市停车场现在缺口数是多少?”“县里流动核酸检测车是否配齐?”“各市县垃圾发电厂是否实现了全覆盖?”……王东峰一一追问,对存在问题较真、校正,让在场的负责同志倍感压力,更感到动力。
民生“答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王东峰深情地说:“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装在心里,带着感情和责任办好民生实事,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合力攻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提升成色
今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来到双滦区大贵口村。在农家小院里,总书记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向全党全国发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令。
决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省委、省政府带领7400多万燕赵儿女,聚焦贫中之贫,瞄准坚中之坚,攻城拔寨,决战决胜!
五级书记抓扶贫,省委书记率先垂范,带头包联任务最重的市县,其他省领导分别包联,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一级包一级,一级帮助一级解决问题。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满怀真情。翻看王东峰的调研检查记录,扶贫开发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他走遍了全省所有62个国定贫困县、省定贫困县和全省167个县区,坚持进村入户,解剖麻雀,把脉会诊,指导推进精准扶贫脱贫防贫,研究推进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保定市和阜平县是王东峰包联的市县。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候,各项工作做得实不实?困难群众是否能如期稳定脱贫?王东峰始终牵挂在心。特别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又出了一道“加试题”。河北省委面对疫情防控艰巨任务,及时部署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夯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坚实基础。
战贫斗困,不胜不还。
支持更加集中——2018年、2019年、2020年省级财政投入分别增长314%、33.9%、26.5%。对康保、阜平等10个深度贫困县实行“五包一”帮扶,对206个深度贫困村实行“三包一”帮扶。
举措更加有力——向7746个贫困村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让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在全国首创县乡党委书记脱贫攻坚“擂台赛”制度,累计举办2100多期,创先争优、比学赶超。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5年的7575元增长到2020年12712元,平均年增长10.9%。河北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实现了跨越赶超,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综合评价中均获得“好”的等次。
马路宽阔平坦,民居都是青水瓦、滴水檐、花格窗……如今的阜平县骆驼湾村,告别了满眼黄土色,变成了充满太行风情的网红打卡地。
“寒风刺骨人心暖,总书记来到骆驼湾。问吃问住又问穿,无微不至关怀咱。语重心长声连声,终生难忘铭记心。脱贫攻坚走向前,誓把旧貌变新颜!”
这是骆驼湾村老党员陈德忠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全村人心声:“请一定给总书记捎句话,我们特别想念他!”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红色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唱响地——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大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王东峰第一时间到该村传达总书记的回信,并确定为自己联系点,组织动员乡亲们团结奋战强村富民。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并作为省委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三基”建设年活动,打造堪当重任的农村干部队伍。今年5月,全省49442个村圆满完成两委换届任务,一批政治强、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
扶上马再送一程,巩固脱贫成果守牢底线。
河北对脱贫的县(市、区),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目前全省共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4万户10.34万人,其中2.85万户6.61万人经过帮扶已消除风险。两年来,全省没有发生返贫致贫现象。
跑好脱贫后的“接力赛”,发展产业和就业是重中之重。
我省把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局,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中药材、优质食用菌、优质专用葡萄、山地苹果、优质蛋鸡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脱贫群众打造持续稳定增收的大产业。
美化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幸福乡村的底色。
在北庄村,王东峰走进新建成的智慧农业园区,察看日光温室中果蔬长势,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
“现在村里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不过我不建议你们搞养殖业,这与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理念不相符,北庄村紧挨岗南水库,这是石家庄的水源地,污染治理成本很高,不划算。”王东峰给北庄村的绿色振兴支招。
“不仅西柏坡区域如此,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全省各地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处理乡村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王东峰考虑的是全省乡村振兴与优化生态环境统筹兼顾的长远之计。
今年以来,全省新改造农村户厕110.3万座、农村公厕1.79万座;截至8月中旬,全省今年新增完成覆盖9229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建设覆盖3700多个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7%以上。推广生活垃圾“村收、乡运、县处理”模式,今年年内各市县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全覆盖……
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燕赵大地壮丽的画卷正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上展开。
乡村美丽蝶变,城市焕彩新生。
美翻了!石家庄的这些网红小街,你打卡了几条?
这是近来火爆网络的一则新闻标题。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对430多条小街小巷进行专项整治,引得市民纷纷到提升改造后的街巷拍照留影。
老旧小区改造关乎千家万户,王东峰始终挂在心头。
6月7日,他来到石家庄市裕华区建华南街道润园社区,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交流座谈,了解老旧小区的“疑难杂症”,询问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
石家庄市谈固街道建明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74栋楼、1万多居民,在全省老旧小区改造中经过整治,环境已大为改观。
“小区太大,年头又长,存在雨水管网排水不畅的问题”“还有老树多,很多枝杈贯穿了高压线,是安全隐患”……听着社区负责人的介绍,王东峰一一记录下来,并现场办公、亲自协调、解决问题。
截至今年10月,全省3057个老旧小区全部开工,其中2451个小区已完工。全省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368个,改造棚户区住房194.6万套,近500万棚户区居民实现“出棚进楼”。
解决城市下雨“看海”,完成雨污分流改造640多公里;针对管道跑冒滴漏,改造市政老旧管网288公里;缓解车位焦虑,建成城市公共停车设施21万个……
宜居宜业宜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建设平安河北,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2019年2月14日至16日,省委集中3天时间举办全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主题是“坚持底线思维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推动河北发展,关键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河北聚焦9个领域、57个专项开展全面彻底摸底排查,梳理出126个风险点,由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牵头,及时协调调度。568项整改措施均已取得明显成效。
“事要解决”——聚焦历史遗留问题,开展违法违规占用土地、违规违建项目、资源能源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矿山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各级人大联动监督,各领域问题排查清仓见底。
“新官要理旧账”——河北持续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攻坚,强化领导干部包联,推进系统治理,信访积案基本全部化解,涉法涉诉案件全部清零,信访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
说起几年前的遭遇,冯国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
冯国是四川人,曾和60多名工友在沧州东光县一个建筑工地打工。2018年工程完工后,他们的500万元工资迟迟没有着落。
2019年6月4日,王东峰到省群众工作中心接访并主持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了冯国等几位信访群众的诉求,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立即研究,加快解决。
让冯国没想到的是,一个多月后,他就收到了拖欠工资。这份暖意也让他一直记在心里:“我们会继续安心在河北工作。”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席,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北版在各地层出不穷。
廊坊把解决群众身边点滴小事作为社会治理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于去年4月份探索建立了“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以乡镇为主阵地,依托综治中心搭建工作平台,做到群众诉求一扇门受理、一条龙解决。这个工作机制覆盖110余万群众,已解决问题11万余件,响应率100%,办结率97.8%,满意率98%。
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河北省借助网格员,依托智慧化网格平台,将基层治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目前,全省划分网格97319个,配备网格员12.25万名,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以前,公检法等部门分头办公,群众办事要多头跑。近年来,河北加快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建设,统筹基层公安派出所、派驻检察室、人民法庭、司法所和民政、信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基层资源力量,更好发挥基层治理实战化平台作用。
综治中心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今,省级综治中心和11个设区市、167个县(市、区)、2254个乡镇(街道)级综治中心全部投入使用。
工作做在平时,效果显在战时。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总动员,全民齐奋战,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这其中,全省近20万个基层党组织、172万多名基层共产党员守住一线,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抗击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汇聚起战“疫”的磅礴力量,在较短时间就实现确诊病例全省首次零新增!今年年初,疫情突袭石家庄,三天完成全市1025万人全员核酸检测,同样靠的是基层组织强大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今天的燕赵大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凝聚起强大的政治向心力,汇聚起拼搏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的河北,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力量,努力走好新的赶考路,拼搏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