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县迎河小柑橘成为乡村振兴“金钱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07 10: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迎河村位于河南信阳固始县胡族铺镇的东南角,紧靠淮河支流灌河,村民种植柑橘树已有近300年历史,素有“中原柑橘村”之称。1978年,迎河村出产的柑橘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迎河柑橘”,2019年,迎河村又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成为固始县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村。

“这几年的扶贫政策就是好,俺家房子是2017年国家盖的,吃的自来水送到家,现在吃穿都不愁。除了每个月享受五保政策固定收入外,镇里重视柑橘发展,租了一亩多地培育柑橘、桃树等果树苗,一年加上各项收入大约有4万元钱。”当问及67岁的五保户蔡金明时,他笑容满面,一改几年前穷的“叮当响”满面愁容的精神面貌。如今,他自己致富的同时,忙时还找了两三个村里的老人帮忙育苗,每人大约可以增加2000元收入。

2018年,迎河村外出创业人士朱瑞看准迎河柑橘发展机遇,返乡种植柑橘。“我目前共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柑橘,现在柑橘还未进入盛果期,今年只有部分苗挂果,年收入约6万元,预计明年可达20万元左右,柑橘品质非常好,销售不愁,下一步,打算发展到100亩。橘园日常用工需要30至40人,可以带动附近闲置劳动力就业创收,每人每年达到8000元左右。相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河柑橘产业一定能做大做强,村民们都能发家致富。”朱瑞信心满满的说。

在迎河村700多平方米的柑茶加工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对橘皮晾晒进行再处理,有69户脱贫户在这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我们年加工柑茶5000多斤,产值500多万。整皮做茶或陈皮,肉做罐头和酒,碎皮加上艾叶和菊花做枕头,可以说,迎河柑橘浑身都是宝,下一步,将研发更多柑橘产品,如:饮料、抹茶、橘油等,提升附加值,也将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河南北国江南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李国良对柑橘的故事和知识如数家珍。

“迎河柑橘地处我国纬度最高的柑橘产区,昼夜温差大,花果期长, 汁多、肉嫩、清香、浓甜,在很好吸纳南方蜜桔优点的同时,还独具特色,富含柑橘甙和柠檬苦素等微量元素,是‘柑中珍品’。每到秋末冬初,来我们这儿旅游、参观、考察、订货的人可多了!”迎河村村委会主任李勇自豪地说。

据悉,迎河村将全力打造“森林柑橘小镇”,整村推进种植迎河橘,让迎河柑橘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金钱果”。

(图片由姚华丽、汪亚娟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