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潢川县骆店村培育蔬果特色产业 助力村民共同富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10 17: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0 17: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寨河是河南信阳潢川县与光山县的界河,寨河畔的骆店村隶属潢川县付店镇,这里经寨河长年累月冲击形成的沙质土地,特别适宜种植果蔬。近年来,骆店村积极培育果蔬产业,铺就一条村民共同富裕之路。

进入骆店村,映入眼帘的是数个钢架蔬菜大棚,旁边竖立一块“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牌子。这里是金塔红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张新生自从20岁起就在海南三亚打拼,懂技术,会管理,实践经验丰富,骆店村两委干部积极引导张新生返乡创业。

目前,金塔红合作社已建成集蔬菜种植销售、瓜果体验采摘、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被命名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张新生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等称号。

2019年,骆店村的13户脱贫户自发成立了共创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多方帮助下,掌握了草莓、绿宝甜瓜、秋冬季蔬菜的种植技术,实现四季轮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脱贫后的他们并没有忘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帮助,2020年疫情期间,合作社为全镇在家隔离的省外务工返乡人员免费赠送黄心菜、菠菜、葱、蒜、萝卜等时令蔬菜2万余斤。

草莓也是共创合作社的主打产品,种植亩均效益1.5万元以上。有机标准种植,绿色无污染,每逢丰收季节,采摘园内游客欢声雀跃,热闹非凡。

骆店村盛产“愣头青”萝卜。该萝卜外形为圆柱形,青头占据了整体的2/3以上。入口脆嫩,生食甜而无渣,不仅是一道非常不错的下酒菜,还是农村晾晒萝卜干的优质原料。

在付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的指导下,香洼家庭农场抓住这一优势,以古法秘制“忘年交”萝卜干,产品供不应求。在首届萝卜干展销会上,群众们纷纷抢购,场面甚是火爆。

满地金合作社从2019年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的芡实,三年时间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形成集种植、采摘、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吸纳社员19户,实现亩效益8000元。

每逢芡实采摘季节,合作社雇佣周边群众近百人务工,工人日工资150元,每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进乡村看小康》,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通达天下》等栏目都对骆店村芡实种植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产业扶持方面,骆店村积极培育、孵化符合本村实际的果蔬产业,制定了果蔬产业发展规划,定期开展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果蔬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加大路、电、水、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资金扶持,引导农民用土地、资源、资金等入股,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互助合作、农村电子商务等形式,将“互联网+”“党建+”主导产业融入果蔬产业发展、营销链条,有效提高了果蔬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截止目前,骆店村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7家,新型农业田园综合体1家,辐射带动周边的近百个村民组,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近千户群众增收致富。

(图片由刘威、张雨帆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