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国内市场表现不佳?转转:购机需求有望在四季度上扬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04 14:54
2021-11-04 14: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内市场5G手机热度不减,但苹果在9月份却败下阵来。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9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共上市新机型58款,环比增加了1款。不过,销售数据却不乐观,当月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8.1%。

机型方面,5G机型明显更受欢迎,三季度以5564万部的出货量占据了74.8%;品牌方面,国产品牌是市场主力军,份额超九成。

为何苹果9月表现不佳?转转集团数据部的分析师表示,iPhone13系列刚刚发布,一方面产能不足,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受到双11节点等影响,等待购机的情况较多。从多组市场数据来看,苹果5G手机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有望在四季度迎来上扬。

5G手机占比超7国产品牌占大头

9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承压,整体表现不如去年同期。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1年9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2144.0万部,同比下降了8.1%,可见国内用户换机意向在减弱。

不过,5G手机还是一如既往得热销,当月出货量达到1511.8万部,占据了同期出货量的73.8%。而综合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5G手机在9月的表现,实际上是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前三季度的5G手机总出货量也占据了超7成的比例。

这其中,少不了国产品牌和苹果对5G的全力以赴。在品牌方面,市场数据也给出了参考。结果显示,国产品牌的表现要更强势一些,苹果则稍弱。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手机一直占据出货量大头。从9月来看,国产品牌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2026.8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4.5%,留给海外品牌的市场并不多。

同时统计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可知,国产手机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了2.24亿部,对比总出货量2.49亿部,总占比也超过了九成。对此,转转集团数据部的分析师表示,为了迎接四季度的销售旺季,8月、9月安卓厂商们在大量推新,对9月市场数据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产品牌依旧在利用不变的“机海战术”强势抢夺市场,海外品牌也不甘示弱。不过,目前活跃在国内市场上的海外品牌并不多,多以苹果为主。数据同时显示,9月海外品牌手机的出货量仅为117.2万部,同比下跌33.8%,环比下跌21.9%。由此可知,9月iPhone的销售情况似乎并不理想。

11购物节点降至四季度苹果迎销售旺季

苹果虽然自去年才发布了首款5G手机,但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上都是好消息不断,为何9月在国内市场出现了表现不佳的情况?

转转集团数据部的分析师分析称,一方面,这与新机iPhone13系列发布时间不久有很大的关系,不论是官网还是其他销售渠道,都出现了缺货的情况。而且短短一周的销售,对9月份的整体影响并不大。

另一方面,年末的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消费者的购机需求有所延迟,双11、双12一直都是国内市场上的购物节点,受购物习惯的影响,会有不少用户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考虑购机。

目前,从多组市场数据来看,5G iPhone受欢迎是毋庸置疑的。首先是在新机市场上,虽然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9月份海外品牌手机表现不佳,环比和同比数据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但综合前三季度来看,海外品牌手机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2430.6万部,同比上涨24.0%。

同时在全球市场上,根据Canalys公布的2021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来看,苹果已经回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可见iPhone13系列的作用正在慢慢凸显。

而且转转集团追踪的历史数据显示,苹果新机发布会的销售高峰一般都出现在第四季度,如去年iPhone 12便一举成为四季度新机和二手市场上最畅销的5G手机。

图片3.png

即便到了今年,作为5G iPhone,iPhone12系列在二手市场的表现依旧抢眼。转转集团发布的Q3手机行情报告显示,三季度iPhone 12四款机型霸榜了二手5G手机市场交易量榜单前四名,同时占据了近20%的交易份额。

转转集团数据部的分析师表示,在5G手机盛行的国内市场上,从iPhone 13系列的定价便能够看出苹果也开始走起了亲民路线,更低的价格自然会吸引更高的关注度,这也目前苹果大面积供货紧张的主因之一。伴随着iPhone12系列的降价和iPhone13系列到来,苹果丰收季将在四季度到来。

对于消费者来说,临近双11,对手机的价格会更敏感。手机厂商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其中不乏新机降价的操作。在新品电商平台上,iPhone13标准版机型已经开启了补贴模式,券后价格直降300元至600元不等,这波操作预计也将影响一部分消费者的购机选择。

图片4.png

而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在新机平台的补贴之外,通过转转使用省心卖服务卖旧换新更是极大地推动着消费者的换新热情。

苹果最终表现会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