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COP26将把世界带向哪里,关键看中美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01 18: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语: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0月31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中国、美国和欧盟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参与方。中国低碳技术进步惊人,未来逐渐摆脱煤炭依赖值得期待;美国近年来将气候问题政治化,态度反复无常;欧盟整体气候政策是一贯的,但各成员国在具体问题上存在分歧。广泛的国际合作,尤其是中美欧三方合作,对于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

这几天,世界的目光将聚焦英国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正在那里举行,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参加,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出席。

中国、美国和欧盟将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参与方,理由很简单: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中美欧加起来占了一半。目前,中国的排放量占28%,美国占15%,欧盟占8%。然而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计算历史累积排放量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美国占了29%,欧盟占了22%,中国则仅占13%。

中美欧三方都为自身设定了未来十年,乃至更加长远的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总统拜登承诺,美国将在2030年前减少50%的排放量,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盟则承诺将在2030年前减排55%,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低碳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如今,全球45%的风电机组和72%的太阳能电池板均为“中国制造”。但是,尽管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仍然需要依赖煤炭能源。习主席在2021年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停止新建海外燃煤发电项目,这无疑是一项重大进展。然而对于中国来说,煤炭依旧十分重要。2020年,中国的煤炭发电量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三倍多。随着“生态文明”被庄严地写入中国宪法,以及不久前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我们期待中国未来将逐渐摆脱煤炭依赖。

美国在特朗普时期退出了《巴黎协定》,这使得人们对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诚意心生疑虑。拜登上台后,很快表示要重回《巴黎协定》,并对外宣布了大手笔的气候计划。美国的问题在于:气候政策变成了一个党派色彩浓厚的政治问题:民主党人雄心勃勃地要大砍大减,而共和党人则非常不愿意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现在距离美国中期选举只有一年的时间了,而下届总统选举将在2024年举行,我们很难预测美国未来几十年的气候政策会出现何种变故。然而,要想让其他国家履行减排承诺,美国必须首先作出表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相比之下,欧盟的气候政策是一贯的。今年6月28日,欧洲理事会发表公报称,欧盟国家最终通过了《欧洲气候法案》,把遵守减排目标列为了一项法律义务。然而,最令欧盟头疼的难题是,其内部27个成员国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比如德国等一些国家支持更大幅度的碳减排,但另一些国家——尤其是中欧国家,则更为谨慎。德国认为核能已经过时,并计划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剩余的核反应堆,而法国则不这样想。目前法国共有50多座核反应堆,核电占该国发电总量七成以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还宣布了一项新的能源政策,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大批量修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长期以来,欧盟和中国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从2005年《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2018年《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联合声明》,这些曾经的努力都为双方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美应该以今年4月发表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为起点,进一步推进双边合作。欧盟和美国今年也发表了联合声明,承诺在应对气候危机上加强合作。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这样的国际合作是必要的,有助于解决一些有争议的议题,比如“碳边界调整机制”。这个机制是欧盟提出来的,希望通过阻止“碳泄漏”来避免气候政策有效性受到破坏。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针对进口商品的新型税收,凡是对温室气体排放管制不那么严格的国家,今后向欧盟出口商品时都要额外交这么一笔钱。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不赞成引入那些可能阻碍贸易的新型调控手段。美国对此也不怎么感冒。

然而,更大的挑战正在降临。国际能源署最近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能源相关排放在因新冠疫情大流行而短暂下降后,今年将会重新上升,净增长量将是2010年以来的最大值。即使各国政府都能够落实其减排承诺,到2030年,世界各国对天然气和石油的需求量,也将远高于零排放所限定的使用量。因此,各国政府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完全兑现他们的承诺。

国际社会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虽高,但只有通过制定更严格的国家自主贡献,更坚定地履行承诺,更密切地相互合作——特别是在气候政策上尤为重要的中美欧三方合作,这些目标才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面的团队协作:如果在其他问题上都存在竞争甚至敌意,那我们更别指望能在气候问题上达成合作了。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