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智慧赋能,文明长效进入“治理”新时代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01 15:40
2021-11-01 15: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推动城市管理向治理转变,是破解文明长效难点堵点的根本出路。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打破传统思维,大胆改革创新,加强区域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创新应用“智慧AI监控系统”,探索“大数据+指挥中心+网格化+综合执法”工作新模式,从“单打独斗”到“场景联动”,从而实现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搭建智慧立体巡查系统。投资480余万元安装天眼全景监控点位12个、渣土车卡口监控点位14个,购置无人机、单兵视音频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布控智慧AI监控点位66个,实现全境全天候的长江岸线、主次干道、村居网格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全覆盖,推动区域执法快速反应、准确处置。

https://upload.jxntv.cn/2021/1101/1635752426426.png

设置长效管理数字清单。实现“长效管理一张图”动态管理,将7大类11项指标点位纳入图中,将辖区划分成63个网格。通过群众观察员检查、点位自查、网格员巡查、街道纪工委抽查等四级巡查,对各点位进行有效评估,形成“发现问题、上传系统、生成工单、分发处置、反馈结果”的长效管理闭环。同时,系统开展大数据分析,据此形成优质点位示范引领、薄弱部位督促整改的比学赶超氛围。

https://upload.jxntv.cn/2021/1101/1635752426529.png

开展跨界合作联动执法。统筹推动城管、交警、市场监管等市区街各职能部门与长效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等“三跨”联动。同步将车载、执法记录仪、无人机、天眼等多渠道信息纳入指挥中心“大脑”,精准识别违法线索,收集固定违法证据,通过图片传输、文字传输、群组对讲、单点对讲以及视频调阅、统筹联动等方式与执法人员沟通,提高执法效能、减少执法冲突、提升队伍形象。

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天生港镇街道将巧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化智慧赋能,将文明触角延伸至辖区的“毛细血管”,在更广范围实现更深层次的精细化治理,力求找寻文明长效的最优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