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督学符佐林:数字教材助力教育教学“提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9-30 15:52
2021-09-30 15: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组织66所学校2000多位骨干教师持续参加数字教材深化应用培训,332位教师报名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两所学校获评“数字教材应用试点示范校”。这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安龙县仅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交出的“成绩单”。

在近日举办的安龙县“中教云杯”中小学优秀课例线下复评活动开幕式上,安龙县教育局督学符佐林对参加优秀课例评选的教师进行了鼓励,也表达了深化数字教材应用的决心。“参加优秀课例评选活动的教师,是全县数字教材应用的佼佼者。希望在大家回去之后,能在本校持续发挥数字教材应用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不是说,举办完活动后,数字教材应用试点就结束了。一定要清楚,’以评促用’是活动目的。”

从“十二五”开始,安龙县就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积极布局。符佐林介绍:“一是做好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全县所有学校均配置了班班通设备、按规定配备了电脑,实现了光纤到校。二是全面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教研。让教师们与时俱进,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课堂教学质量。”

在此期间,安龙县完成了1235套“班班通”设备配置;实施“互联网+教育”项目,建设“光纤到班”1011个,建设“直录播放教室”4间,开通教师学习空间近3000个,配置教师云终端2553台,配置监控设备235套。

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积累,让安龙县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了发展先机。而在硬件与网络条件充足的基础上,为课堂甄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个性化教学工具平台,则让安龙县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2月,贵州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黔西南州安龙县与毕节市金海湖区成为全省80多个县中仅有的两个数字教材试点区域。在贵州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安龙县引入了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当地教师得以使用版本齐全的数字教材、数字资源进行教育教学。

随着新学期“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教育形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家长的培训负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但家长的焦虑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符佐林认为,“减负”必须“提质”,才能彻底消除家长的焦虑。

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引入,为安龙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提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拓展了教师备课的资源,解决了教师知识面不够广的问题和新技术掌握和应用不够等方面的局限;二是增强了教师备课的时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到处查询、处理教学资源的时间;三是数字教材中丰富的音视频资源,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很多抽象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符佐林认为,达到“提质”的效果,除了课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课前以及课后服务中去。“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更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学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符佐林介绍。

未来,安龙县将把数字教材纳入全县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广使用,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