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罗山县奋力谱写“一极四区”新华章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22 14: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河南信阳市罗山县紧紧围绕打造信罗同城化新兴增长极,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生态文明实践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极四区”新发展定位,努力提升实力罗山、文化罗山、生态罗山、幸福罗山水平,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罗山县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抓经济、谋发展。县域经济规模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60.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34.8亿元,年均增长6.5%,被表彰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先进县。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该县坚持以工业经济发展夯实根基、增强发展动力。成功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扎实推进石材专业园区矿产资源整合和绿色矿山建设,产业集聚区、石材专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和电子电器元器件专业园、色纺及服装专业园、热电联产专业园、建筑建材专业园的“三区四园”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罗山县因地制宜,将全县规划为北部高效农业示范区、中部城乡协调共生区、南部生态涵养发展区“三大片区”,坚持以“好品罗山”区域公共品牌为牵引,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打造优质粮食、茶叶、水产、植物油和乡村旅游六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持续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片。

2020年8月2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罗山县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正式落户罗山。经过一年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华水江淮校区已具备入学条件。

以华水江淮校区建设为契机,罗山县将江淮新区纳入信罗全域规划,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等方面统一布局、形成整体,加速推进“信罗同城化”。江淮新区总体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在建项目12个,完成投资30亿元,谋划储备项目43个,总投资约420亿元,“信罗同城化”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罗山县上下发扬“店小二精神”,落实“13710”工作制度,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形成了专班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格局。据统计,该县包联的395个企业(项目),共收集问题612件。在交办给县级层面的602件问题中,解决问题602件,解决率100%。

罗山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加速实现。

青山绿水环抱下的何家冲是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色血脉浸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红军碾、红军井、红军医院……每一处遗址都写满红色故事。

为了传承、弘扬、利用好丰富的红色基因、红色传统和红色资源,罗山县一直把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和大别山精神作为首要责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教育和研学活动,让红色资源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和村民增收的重要“纽带”。

据统计,何家冲每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带动发展农家乐67家、民宿12家、酒店旅馆16家,直接就业人员212人。罗山县高标准建成何家冲学院,连续两年成功承办何家冲乡村振兴论坛和颁奖晚会等系列活动,打造了以红色资源引领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何家冲模式”。

罗山县生态资源丰富,灵山风景名胜区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鸟类保护区于一体;董寨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国白冠长尾雉之乡”和“东方宝石”朱鹮人工繁殖和野外栖息地而享誉海内外;浉河、淮河、竹竿河交汇于此,龙池、石山口水库点缀其中,灵山秀水,愈发迷人。

为守护好这一方灵山秀水,该县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领导机构,全面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形成了多部门合力、上下齐心的工作格局,将这颗“豫南明珠”越擦越亮。

九月秋至,该县一号旅游公路两旁,一片片创意彩色水稻画卷已具规模,彩色稻田勾勒的画作构成了美丽乡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着一幅幅优美的生态画卷。

从空中俯瞰,稻田彩画以大地为画布,用水稻为颜料,不同颜色的水稻描绘出优美的山水自然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等彩色字样和画面勾勒出一幅“红色”文化与“绿色”水稻相融合的美景,行走在田间,宛如画中游。

跨进新时代,站在新起点,罗山县围绕“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的定位,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红色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已创建48个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8个森林乡村。202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全省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罗山县名列其中。

(图片由史笑妍、田成瑞、何大鹏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