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县发挥优势拓展旅游产业 外省旅行团流连忘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18 13:3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18 13: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5日,来自西安的一个旅行团被河南淅川县的秀美山水所陶醉,流连忘返。碧波万顷的丹江大观苑、山水秀美的坐禅谷,文化厚重的香严寺、古色古香的荆紫关镇明清一条街、魅力无限的八仙洞……丰富多彩旅游业态的淅川,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文化厚重、生态宜居、魅力无限。

近年来,淅川县按照“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的目标,对环库环城荒山、主要河流两岸,实施组团式块状混交式造林,大规模、高标准推进绿化,使通道变绿道、生态变景观。目前,已投入1.6亿元,成功打造8个环库环城林业旅游新亮点,提升了淅川整体形象,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以林旅扶贫示范村与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项目,加快森林小镇、森林村庄建设,带动困难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淅川县坚持把植树造林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环库旅游生态圈,将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和林果业发展、造林绿化有机融合,高标准打造环库生态路、10个旅游重点乡镇和37个旅游重点村, 形成集生态观光、滨水休闲、乡村度假等于一体的全域旅游体系。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放在生态产业基地发展的重点区域,淅川县每年拿出600余万元对现有乡村旅游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进行奖励, 毛堂乡龙泉村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集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示范村,带动30多户民居进行改造,发展茶园500亩,猕猴桃100亩,黄金梨200亩,大樱桃300亩、草莓50亩。实现春有花赏,秋有果摘。依托秀美景观,打造了黑龙潭瀑布、古树广场,配套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森林民宿等。

淅川县多种举措助力文旅产业发展,描绘着全域旅游发展的精彩画卷。

(图片由李雪山、何大鹏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