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移风易俗“小切口”助推乡村“大文明”

宁夏盐池县不断深化文明乡村创建工作,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

宁夏盐池:移风易俗“小切口”助推乡村“大文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08 08: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宁夏盐池县不断深化文明乡村创建工作,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

祥和喜庆的音乐声飘荡在盐池县王乐井乡边记洼村,村民正在紧张排练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展示出了新时代农民群众良好的精气神。老党员苟风明是这个表演队的组织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着一名老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她家墙上,挂着“村庄清洁行动示范户”的流动红旗、睦邻和谐示范户的奖牌,面对现如今边记洼村容村貌的改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睦邻友好的生活氛围,苟风明觉得是“移风易俗”这股“东风”助推了乡村文明快速发展。苟风明说,文艺队结合移风易俗内容编排了一些节目,现在练的就是《人民幸福感谢党》,姐妹们用心的把这个节目演成功,把移风易俗宣传好。

“文明实践积分制度”是盐池县推行“移风易俗”建设的有利抓手,对群众参与志愿服务、门前“三包”等文明实践工作进行量化积分,并根据积分的多少兑换一定的生活用品,逐步改变村民“要我干”为“我要干”的意识,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对此项措施赞不绝口。王乐井乡牛记圈村村民朱秀琴说,自从开展了积分超市以来,大家都自觉的行动起来了,都懂得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村上有活动的话,大家积极参加;每家每户都主动把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卫生都搞得很好。通过积分超市能给大家积分,积了分以后,根据积分兑换一些所需要的东西,这样既弘扬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满足了大家的物质生活,非常好。

近年来,盐池县多措并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和破除陈规陋习工作,村民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立了道德评议会,通过“六个先锋”示范户的评选,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规范红白事操作流程和办理标准,同时加强文明殡葬宣传,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新风;修订村规民约,通过召开宣讲会、志愿者入户走访、宣传栏公示、电子屏滚动字幕、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在村民中形成共建共享的共识,实现了村民自治和村风民风明显转变。

盐池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盐池县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了“共产党好 黄河水甜”“算好身边账 感恩共产党”等一系列有特色、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选出了各类典型示范户1000余户,通过重新修订村规民约,整治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大力弘扬新风正气,让文明新风走进了千家万户,有效的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