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河南淮滨农民增收新希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23 13:1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8-23 13: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初秋的淮滨,充满希望。8月22日,记者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九里村看到,再生稻长势喜人,秋风拂过,金灿烂的稻子惹人喜爱。

希望的田野

“今年我种了1300亩再生稻,从今年三月份开始育秧到现在收获,天气一直很顺当。”种粮大户李志学高兴地说。

李志学告诉记者,再生稻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而且在二茬稻生长期间,除了追一次肥,几乎不需要任何投入,产出的二茬稻米却是绿色有机且效益可观。“今年头茬稻比往年多收150斤以上,看长势,第二茬能收500到600斤那样。”

再生稻一种两收,相较于双季稻而言,每亩可节约成本两到三百元。

“淮滨县淮河以南稻区,因冬春季渍害严重,种植旱庄稼效益不好,很多农民选择一年只种一季,导致‘冬闲田’大量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县里专门出台措施引导群众种植再生稻,这些年均表现出‘头季稻稳产,再生稻增收’的好局面。”淮滨县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王振旭说。

机械化收割

近年来记者多次采访淮滨再生稻,从收成情况看,大部分田块头茬稻实际亩产都在1200斤以上。由于再生稻目前种植的都是优质香稻,加上头季稻比常规一季稻早上市一个月,销路也比较好。再生稻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田块亩产可以达到500斤以上。据调查,再生稻的实际生产成本每亩大概是100斤稻上下,照此算账,再生季一亩田可以赚400斤稻,即使按粮食保护价每斤1.26元计算,每亩多收500元非常符合实际。

7月底、8月初淮滨县多高温,这样的天气极易导致正处在扬花期的水稻受到影响,产量下降。而再生稻在扬花期能避过高温热害,同时这个阶段再生稻还能享受到充足的光温热条件增加产量和品质。因此,发展再生稻也是淮滨县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

收获的喜悦

淮滨县先后在期思、王店、张庄、固城等乡镇引导种植,通过不断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再生稻面积扩大到2万亩左右,每亩产量都在1700斤以上,进一步提高了该县优质稻米率,增强了粮食市场竞争力,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

再生稻米品质优、口感好,迎合市场消费升级需求,深受消费者亲睐。“我这还没收上来,就已经有客户和我签合同,早就被抢购一空了。”李志学激动地说。

(图片由符浩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