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金凤区良田镇:以产业发展带动移民增收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依托优势农业资源,打造“大产业”、培育“新主体”、发展“新动能”,以高标准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调动辖区移民积极性,做好产业培育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移民增收。

宁夏银川金凤区良田镇:以产业发展带动移民增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06 16: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依托优势农业资源,打造“大产业”、培育“新主体”、发展“新动能”,以高标准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调动辖区移民积极性,做好产业培育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移民增收。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兴源村温棚园区内西红柿苗拔地而起,枝头上果实累累,惹人喜爱。村民兰连升是1983年第一批从固原市泾源县搬迁过来的移民,因为年龄大打工不便,他便从2020年开始在自家地里建起了3栋温棚,种植西红柿,当年就收入了10余万元。“去年7月份,棚建成以后, 10月份果子就熟了,卖完每栋棚就收入了3万多,今年冬春那一茬,每栋棚也收入了2万左右。一年下来,起码能挣个十多万,比以前打工种地挣得多多了。”兴源村村民兰连升说。

在兴源村像兰连升这样因种植大棚增收的人并不是少数。今年28岁的赫小娟,2016年嫁到兴源村,先后在镇幼儿园、镇政府等地工作过,2019年,在丈夫的鼓励下,赫小娟开始建设温棚,种植西红柿,因为效益好,当年就还清了贷款,还买了货车;第二年,家里换了大房子,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了。“没种植温棚的时候,我上班每个月收入也就一两千块钱,不够家里开销。自从搭建了温棚,种植了温棚西红柿,收益也比较好,不仅还了贷款,还买车换房,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兴源村村民赫小娟说。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将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筑基之策、关键之举,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目标,推进良田镇田园综合体及万亩设施农业观光长廊建设,促进设施温棚种植产业与农业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点、沙地果蔬流通示范点、“互联网+智慧农业”示范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点“四点”;打造集分拣包装、冷链物流为一体的良田镇现代化集贸市场;打造金星村现代农业科技扶贫产业园、锦绣山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子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光明村高标准智能化育苗中心、兴源村设施温棚园区、“玛莎农场”、“草莓小镇”、“百果园”等8个精品产业园,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我们良田镇近几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政府主导、村集体的组织调动以及老百姓积极参与的模式下,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而且收入也在逐年的增加,2016年良田镇的老百姓人均收入是9000元,到2020年年底,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4000元将近15000元,这都得益于我们在产业上的不断发展、提档升级。”金凤区良田镇党委副书记金文静说。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计划在产业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建设一批高质量、标准化、现代化的示范园区,通过培育一些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起到一个引领带头的作用,让老百姓在产业上能有更好的增收。(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