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消费兴起 重新定义中老年文化生活消费场景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7-30 14:24
2021-07-30 14: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被反复提及,而老年人已经成为了很多领域的消费主力,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心理和精神上的空虚才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众多资本开始转向研究中老年群体的新消费场景,其中文化艺术等方向成为众多商家瞄准的重要赛道。

(数据来自于百度)

“中老年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在快速变化,我们不能仅仅用年龄来进行定义,还要用思想观念来定义人群。”专注于中老年商业创新的某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正加速向老年人渗透,而他们的思想观念通过互联网也得到更快传播,新旧老人之间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正在形成属于自己的共有文化属性。

传统文化出圈儿 老年人消费呈现新趋势

50+新老人群正以新常态价值观驱动内容生态的进化,以前提起中老年生活,大家想到的都是广场舞、跟团旅行、拍照打卡以及打麻将等休闲娱乐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之全球疫情的蔓延,使得线上的文化生活消费场景需求暴增,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是成为了互联网的热点。

(大鹏教育学员作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老年人逐步转向为精神消费,将传统的琴棋书画重新拾起,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据大鹏教育后台用户画像显示,在全部课程中国画和书法两大学院最为活跃。其中,45+学员比例占有21%以上,50+占有比例25%,最大年龄为80岁,而各学习平台平均日活16.5万/天。

艺术渗透到方方面面 打造老年人全新文化生活

很多人认为艺术生活是高雅、小众的。但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倡导,艺术不应该是一小群人在书房和美术馆里研究的意识形态,而是应当进入到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变成提升国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人四件雅事:焚香、泡茶、挂画、插花,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生活的审美。

这些都我想起了大鹏教育。据了解,他们拥有很多中老年学员。而学员们在这里不仅跟着老师在线上学习绘画知识、锻炼绘画技法、以作品会友,还会相互分享自己的喜乐与成长,丰满自己的内心世界,拓展中西方美学的知识,从而成就晚年的美好生活。

  (80岁高龄学到老画到老)

总之,随着“银发”人群人口数量、消费能力的增长,老年人在消费市场的比重将会明显提升,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会显著增长。未来,老年人的消费将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向文化艺术方向高速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