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红红火火的“火龙果”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30 11:0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7-30 11: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没想到火龙果在我们这就能见到,今天第一次来体验采摘,有太多的乐趣,孩子们玩的也开心。”

七月,又到了火龙果成熟季。虽然连续几天高温酷暑天气,却依旧挡不住游客采摘游的脚步。7月28日,记者在淮滨县台头乡火龙果种植基地看到,这里游客来来往往,园子里欢声笑语。市民王燕正带着朋友、孩子玩的正嗨。

这片火龙果种植基地位于台头高速公路出口200百米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我之前在息县种植火龙果有七年经历,且经济效益一直不错。2018年,台头乡党委政府找到我,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年我就流转了土地50亩,成立了四季优果专业种植合作社,重点打造观光旅游采摘园。”合作社负责人杨豪告诉记者。

“火龙果适宜在28—35度之间生长,所以我们就通过控制棚内温度来实现,那形成的小花骨朵,夜里九点以后开花,我们就抓紧时间帮助授粉。”杨豪说:“它的花果期长,从7月中旬开始到12月底才结束,历时5个月,特别适合观光采摘。”

记者在基地看到,火龙果大棚都采用双面塑料,把每个大棚都披上了防晒布,冬天保暖,夏天凉爽。棚内也使用自动化设备,最大效率地洒水施肥。同时,基地坚持使用牛羊粪与花生、芝麻饼等无公害有机肥。

“我这火龙果头两年每年亩产在2000斤左右,现在亩产可达3000--4000斤,且品质很好。”杨豪高兴地说。

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杨豪以建造温室大棚种植亚热带红心火龙果为主。根据各品种的观赏性、相对耐寒性及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筛选出适宜设施种植的南方果树品种,现在已包括引进种植无花果、樱桃、牛油果、黑宝石西瓜、草莓等高附加值水果品种。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为当地32人提供了务工就业岗位,11户群众的土地实现持续的稳定收益。下一步,该基地将注册独有商标,扩大投资,打开电商市场,带领更多贫困人员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红红火火的火龙果,不仅提高了农户收入,还刺激了乡村旅游发展,很多游客能够第一时间吃到自己采摘的最新鲜的水果,杨豪足不出户就能坐等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个合作社处于淮滨县金河与银河之间,群众称此地为‘老龙坎’,适宜种植瓜果。现在在该合作社影响下,当地很多群众种起了桃子、梨和无花果等。”台头乡党委书记马辉告诉记者,“我乡准备把这里打造成为集观光、采摘、旅游等于一体的‘淮滨瓜果园’,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此处采摘游玩,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由符浩授权使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