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正是杏李成熟的季节。河南淅川县老城镇的三万亩杏李陆续进入收获期,满山遍野,果实累累,到处都是果农们采摘杏李的身影。杏李产业的丰收为老城镇大力发展生态林果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帮助果农们销售杏李、增加收入成为老城镇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销售是发展杏李产业的最后一站,也是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价值的最关键一步。无论是淅川县领导还是老城镇领导,对老城镇的杏李销售工作都十分的重视。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县长杨红忠先后到老城镇冢子坪村分拣中心、陈岭分拣中心现场指导杏李销售工作,为老城镇的干部职工注入一针强心剂。
镇党委、镇政府更是一心扑在销售工作上,不仅多次开会部署杏李销售工作,无论炎炎烈日还是狂风暴雨,每天到各分拣中心亲自督战,忙到半夜是家常便饭。
为了宣传老城镇的杏李,扩大老城镇杏李的知名度,确保销售工作顺利进行,6月初,领导班子开会讨论,提前规划,将全国一些大中型果品批发交易市场,划分出5条不同的考察线路,镇领导、服务区书记主任、村支书等人带头组成考察小组,分别前往武汉、长沙、南京、苏州等地的大型水果批发市场开展销售推广工作,扩大了老城杏李的知名度,为经销商到老城考察、收购杏李,为今年乃至以后的杏李销售工作做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
6月底,杏李陆续进入采摘期。为避免乱采乱摘,造成损失,各责任组长奔赴各村进行现场指导,要求果农采摘时要戴手套,要在果筐铺软布并要轻拿轻放等,确保果农们科学、有序地采摘杏李,保证果实的质量和数量,降低人为残次果率。
为做好入库前的分级工作,镇党委政府以冢子坪村、陈岭村、王沟村3座保鲜库为依托,分别成立了冢子坪、陈岭两个分拣中心和王沟次果保鲜库,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分成3组,分别负责三个地方,对果农送来的杏李按照优次和品种进行筛选、记录、存放,保证果农们送来的杏李及时得以分拣入库,避免水果因高温造成腐烂。
老城镇还专门成立了杏李销售办公室,选派工作人员前往淅川县电商产业园进行专业培训,并以“豫淅红”品牌在拼多多上开设网店。老城镇杏李上架仅仅一周,由于果大味甜、价格便宜,迅速成交了4000多单,好评率跃居同类产品榜第三名,深受全国各地广大买家的喜爱。
老城镇第二届李花节的成功举办,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考察推介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对外联络,使老城镇杏李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到老城镇进行考察收购,镇政府热情款待,为客商提供各项服务工作,给了他们宾至如归的收购体验,各分拣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日夜坚守岗位,披星戴月,毫无怨言,优质果提供给客商和网店,其余的送往酒厂酿酒,确保杏李产业实现收益最大化,充分保障了果农的收入。
截至7月9日,老城镇已销售杏李400多万斤,实现销售额800多万元。
(图片由李雪山、孙波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