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一大早,34岁的李燕凯就从叶县邓李乡邓李村的家驱车赶往常村镇政府。上周,他赴任常村镇副镇长。
李燕凯原是邓李乡邓李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邓李村人居环境尤其是村集体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该村从落后村变成了明星村。去年,该村党支部当选叶县六星党支部。
典型带动机制,是叶县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引擎的重要举措。叶县曾属省级贫困县,持续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锤炼了全县党员干部,更有一批典型脱颖而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乡村振兴,该县在招才引智的同时,制定实施了典型带动机制,不拘一格使用了这批成绩卓越者。叶县辛店镇原人社所所长谷丹丹,因工作扎实、创新能力强,当选为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宣讲团成员,被提拔为辛店镇党委宣统委员。典型带动,激发了更多的人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叶县各地掀起了干事创业的热潮。
激励驱动机制,是叶县助推乡村振兴的又一举措。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乡(镇)和村,为此,该县克服重重困难,财政及相关政策向乡村倾斜。乡级层面,该县首先确保乡镇工作补贴足额发放,落实乡镇机关一元餐制度,在偏远乡镇启动“五小”及周转房建设项目,做好基层保障工作。 目前,第一批乡镇“五小”及周转房建设项目已完工,常村镇近期就会发放;第二批计划于近期开工建设。此举保证了基层干部吃得好、住得暖,全面激发出乡镇干部扎根乡镇、建功基层的“新动能”。该县还坚持“两个优先原则”,干部调整和评先评优时,优先推荐乡镇优秀干部,让乡镇干部政治上有地位。
村干部承担的乡村振兴任务更重,叶县对他们更偏爱几分。在把优秀人才选到干部岗位的同时,还注重为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供进步空间,推荐优秀人员报考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该县还认真落实村“两委”干部及离任村级主职干部生活补贴待遇。目前,村“两委”干部工资已施行打卡制,和体制内工作人员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创新驱动机制,是叶县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县结合学习塘约办村集体的思路和叶县实际,创新制定出“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24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思路,以实施“红鹰创业工程”为载体,围绕韭菜、中草药等6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建设,不断深化“孵化中心+示范基地”融合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任店镇、龙泉乡、常村镇、廉村镇等六大“红鹰创业工程”示范基地,推动全县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推出直派村党支部书记举措,让机关年轻干部写出申请,经考察合格后直接派往村里。去年,全县就直派了29名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他们带着当地村民搞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村集体经济、招引龙头企业入驻,使所在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同心谋发展的合力。
三项机制,有力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也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去年底,叶县全县554个建制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全覆盖,6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其中田庄乡东李村的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