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油菜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14 13: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5-14 13: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初夏时节,淮滨县的油菜田里褪去了金黄色“外衣”,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农户们正在田间地头抢收油菜,收割、装车、晒干......一派繁忙景象。

“由于去冬今春气温偏高、墒情较好,今年菜籽长得好,我们要趁这几天天气好,尽早把菜籽收割变现,免得错过抢收最佳时期,菜籽落地出芽了。”5月13日,淮滨县谷堆乡栗园村村民王顺友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块田的油菜籽粒饱满,估计亩产能达到500斤左右。”

近年来,谷堆乡在淮河沿岸发展种植1500亩油菜,并以此为依托,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三月油菜花开季节,喜迎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五月油菜丰收季节抢抓时节收割,真正做到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王顺友今年种了2亩油菜,位于淮河生态廊道,属林下经济。“以往冬天地里大多闲置,去年我们发动村民种植油菜,春天不仅好看,现在还能丰收油菜籽,一举几得哦!”栗园村村支部书记黄昌华介绍,五月油菜采收,栗园村已经收了上万斤菜籽。

“今年3月份,我这每天能接待游客100多人。”淮滨县绿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继才回忆起今年春季的情景,仍然心潮澎湃。

王继才告诉记者,“我在杜营村承包了400亩土地,专门种植油菜,在选择油菜品种时,我专门做了调查研究,最终选择了四川高科技研究所出产的‘早五一’,这个品种花期厂、出油率高!”

记者在王继才的基地里看到,十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于田间地头,忙得不亦乐乎。

“俺今年在王老板这工资拿到了一万多,还不耽误孩子上学,生活费开支不用动俺老公的工资了。”家住谷堆乡杜营村的脱贫户杜远娥正在王继才的油菜地里,帮着把收割上来的油菜籽装袋、打包、运输。“农忙时,我招呼自家的十几亩地,农闲时,就到王继才的合作社帮忙,一天60元,收入还不错咧。”

据了解,谷堆乡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村民积极种植油菜。乡政府委托企业免费为农户提供油菜苗,县乡农技人员不定期为农户提供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培训。

“由于油菜花的嫩茎及叶可以食用,结出的籽不仅可以榨油,还能当饲料,收割完后的土地又可以进行水稻、玉米等种植,颇受村民喜爱。”谷堆乡党委书记吴世红说,“我们乡地势低,村民基本只种一季农作物,所以我们就想着把冬闲农田充分利用起来,让土地冬不闲、春不误,规模化、标准化连片种植优质油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这个初夏,农民们收获了春天的美丽,如今拥抱夏天的丰收,淮河沿岸的村民脸上挂满了笑容。还未收割的油菜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好不美妙!

(图片由符浩授权使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