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美景不再藏深闺

起于“千年瓷都”景德镇,途经“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抵达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黄山,151公里长的景婺黄高速公路似一条玉带,串起沿途千年窑火、青山绿水、古韵遗风。其实,单论路来说,高速公路都有严格的修建标准,不同公路有着级别、新旧的差异,但模样大致相同。

【沿着高速看中国】美景不再藏深闺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1-05-05 10: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起于“千年瓷都”景德镇,途经“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抵达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黄山,151公里长的景婺黄高速公路似一条玉带,串起沿途千年窑火、青山绿水、古韵遗风。不愧有“最美高速公路”之称。

不过,说起最美高速公路,景婺黄并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唯一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

其实,单论路来说,高速公路都有严格的修建标准,不同公路有着级别、新旧的差异,但模样大致相同。

路美,其实是景美。沿着高速公路行走,欣赏的往往是美不胜收的风景。

有繁华都市之美。流光溢彩、车水马龙的都市景象,彰显经济实力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乡村田野之美。炊烟袅袅、田园牧歌的乡村美景,彰显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丰硕成果。

有自然生态之美。草原、河流、森林、湖泊、冰川……一条条高速公路,串起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力。

有巧夺天工之美。穿过大山,跨越峡谷,征服冻土……一条条高速公路,让天堑变为通途,让人体味人定胜天的魄力。

欣赏这些美,能看到物质文明的进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欣赏这些美,也赞叹精神文明的提升。有了物质的支撑,中国人精神上更加富足,良好风尚、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欣赏这些美,更要看生态文明的普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高速公路发现美,创造美,承载着人民幸福的梦想,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进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齐 慧)

(作者:齐 慧)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