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视频 | 壮锦:“天纹之页”翻开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30 11:3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4-30 11: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4月30日南宁电(曹静 徐子茗)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壮锦织工陈师傅有着自己的理解。

“从我奶奶那辈开始,一直到我这辈,就靠织壮锦维生。”陈师傅说,“我的两个孩子已经不做这行了,但我会把手艺教给他们,把技艺传下去,只是不像我们一样要靠这个手艺吃饭。”

在现代机器的冲击下,产量低、价格贵的手工织锦没了销路,加上工作辛苦,很多年轻人都放弃了从事这一行。

起源于宋代,在壮文里意为“天纹之页”的壮锦遇到发展瓶颈。带着传承文化的重任,这项古老的技艺需要翻开新篇章。

4月28日, “中国有约 A Date with China”2021年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广西南宁,走进一家壮锦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在广西壮锦博物馆馆长贺定钰的介绍下,了解壮锦文化和现代化生产。

采访团走访壮锦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传统技艺守正创新

“以前家里老人都是用排子机、竹笼机这类传统机器手工织锦,”陈师傅说,“织好后都存在家里,等着买家上门。”据陈师傅介绍,手工编织壮锦的效率很低,半米长十厘米宽的壮锦需要四五天才能完成,生产机械化后,随时都能买到更便宜的壮锦,让她的老一辈家人失去了客户。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手艺,更需要创意和现代化营销手段,这是贺馆长的观点。

“没有创意,没有现代的营销手段,传统手艺不管怎么传承都无法改变即将失传的现状。”她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壮锦,基地2019年与意大利中意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建立了广西壮锦文化推广协会和设计中心,将壮锦品牌化。

“我们用壮锦做的家居、手袋,就是一种创新,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贺馆长说。她认为,传统的技艺不能总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要把壮锦改良做细,不断改良材料,将壮锦的产品多元化,才能做大市场。

基地展示厅展出的壮锦家居

创新的经营方式不仅让壮锦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非遗+扶贫”的模式还给当地人带来增收,脱贫致富。据介绍,织工每天织锦2至4小时,能兼顾农活,年收入能一万元以上。

“利用这里少数民族的特色让当地人脱贫,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棒的事情。”中国日报网美籍记者艾琳((Jocelyn Eikenburg))说

艾琳体验手工织锦

守正创新的根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如果让陈师傅选择,她也更倾向于将壮锦生产机械化,因为效率更高,但她不会放弃手工织锦。

“我们会织锦手艺,其实心里也感到挺舒服的。”陈师傅说,“虽然我们不会其他的,起码我们还会一门手艺。”她说。

平时空闲了,她和家人也会织锦。

“我姑姑现在七十几岁了,还是会织锦。她觉得自己做了一辈子壮锦,都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现在我们做的,都是留给自己和家人的。”陈师傅说,“留个纪念。”

随行的加纳籍网络自媒体人罗伯特·那尼(Robert Nani)穿上了一套壮锦民族服饰,也感受到手工壮锦的魅力。

“手工有手工的价值。”那尼说,“机器做的东西是你有我也有的,但手工不一样,是用心做出来的,以后不穿了,可以收藏起来做纪念品,留一百年都没问题。”

那尼了解壮锦技艺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贺馆长和所有人的感情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套让传统延续下去的办法。

“我最初的工作是和民族文化有关的,了解到会壮锦手艺的老人一个个离开,我很难过,想要做点什么,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留下来。”她说。一直以来,她和团队在收集整理壮锦的制作工艺和标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传统文化用数字技术保存下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贺馆长说,“我们不仅要传承好传统,还要整理好,保护好。”

 

视频拍摄/剪辑:徐子茗

采访/文字:曹静

编辑:李海鹏

(曹静 徐子茗)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