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网红“打卡路” 富民“靓”新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29 17:2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4-29 17: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老铁们,你们好!欢迎走进我的直播间,今天让你见识一下咱淮滨的网红路吧!”4月29日上午,记者走在淮滨县文化路西段延伸线上,偶遇淮滨网红“晓默”。

“最美四月天,这道路两侧盛开的月季花,红的、粉的、紫的、白的、粉红的,啥颜色都有,可饱眼福了......”“晓默”不停地向网友介绍着。

记者现场采访了这条道路园林设计施工单位信阳市绿盈园林绿化公司负责人陈默,据他介绍:“这条道路长达1.5公里,共有将近60多个花池,每个花池都种上了造型景观树红花檵木,花池上种有多种颜色的高杆月季,月季下种有大花萱草,其主要突出淮滨人的‘包容美’。”

“这花朵和叶子在夕阳的照射下,明暗对比生动,冷暖色相互衬托,近景远观,气氛柔和。”路过的市民杨帮立感叹:“真有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味道’。”

“公路的美,是因为她恰到好处的融入景色。”经常行驶在此条道路上下班的淮滨县台头乡工作人员陈卓告诉记者:“每每走过此条道路,心情总是非常愉悦,赏着美景,听着歌曲,无论再累的工作都会瞬间转为快乐!”

怪不得有越来越多的网红打卡到此地!随“晓默”之后,又来了“信阳小表妹”、“小丫头”、“淮滨向前冲”......

据了解,此条道路同该县的淮河大道西段延伸线的性质一样,是淮滨县拉大城市框架,向西发展建成新城西区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淮滨县委、县政府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提出“滨淮福地·临港强县”的目标和“水景生态园林县城”的发展定位,突出水乡特色,激活老城,开发新城,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联动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形象,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整体风貌现代化、建筑风格特色化、城市环境园林化”,昔日宁静美丽的滨河小城踏入时代的节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通过航拍器看到,这条笔直的道路,连起了城区的高楼大厦和乡村成排的农家小院,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次第展开。

“我跟着陈老板已经干了两个年头了,除了下雨不干,每月平均能拿3000元,活还不重。”正在淮河大道西段延伸线干活的淮滨县台头乡夏营村村民王春琦顾不上和记者聊天,现场指挥工人,“树一定要扶直、踏实。”

在王春琦的号召下,夏营村有16位村民投身道路绿化,每月领着从不被拖欠的固定工资,改善着家里的生活。

“我这每天用工量高达50多人,每天光发工资将近1万元,工人大都来自栏杆、台头等乡镇,在助力乡村振兴上也算尽一份绵薄之力吧。”陈默说。

“这条道路于2017年开始修建,结合以“绿”荫城浸润城市肌理理念,我们于2019年春引进信阳市绿盈园林绿化公司。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实施文化路和淮河大道西段城市主干道两边各50米休闲绿道,现在文化路西段已经完工,淮河大道西段即将完工,城区真正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目的,现在的淮滨道路处处都有亮丽风景。”淮滨县公路局局长黄昆鹏告诉记者。

(注:图片由符浩授权使用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