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万物并秀。4月27日,记者来到淮滨县谷堆乡刘营村,看到成片的蔬菜大棚与绿油油的麦田相间成景,共同勾画出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
在绿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西红柿长势喜人,碧绿的藤蔓上,红色的果实格外鲜艳,果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忙活着采摘刚刚成熟的西红柿,不一会儿工夫就装了满满一箩筐。“上个月就有客户过来签订单了,大棚里每天都有二十多人加班加点的采摘,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王继才告诉记者。
“我平时就干些杂活,除除草,摘摘菜,每个月就有两三千块钱的收入,就在家门口,不用外出还能照顾着家里,多好。”刘营村贫困户刘树云开心的说,“种地是我们的老本行,打杈子、除杂草、收菜……也不累,大家都愿意在这儿干。”
随着天气变暖,蔬菜生长速度加快,大棚里的包菜、有机花菜、西兰苔等蔬菜陆续上市,现在每天能售出七、八千斤,温室大棚蔬菜的批量上市,不仅缓解了本地蔬菜供应紧张的局面,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也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王继才于2011年注册成立了绿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发展绿色蔬菜模式,打造自己的品牌,带领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一起发展蔬菜产业。目前,该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蔬菜大棚也已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如今的40多座,除了已经上市的包菜、有机花菜、西兰苔,大棚内种植的还有草莓、甜瓜、黄瓜、西瓜、青椒、大白菜等果蔬。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除了已经拥有的固定客户,还有潢川、阜阳、商城、三门峡等周边县市的客商上门收购,绿色蔬菜销路不愁。
谈到蔬菜大棚的发展前景,王继才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引进外商投资,加大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助增收,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发展蔬菜产业。”
近年来,谷堆乡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地域优势,随着种植、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果蔬种植日渐呈现多样化,通过雇用当地农民从事管理、收获、运输等工作,解决附近村民就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我乡的蔬菜种植产业合作社对所有贫困户‘开绿灯’,有劳动能力,愿意干的,都能来务工增加收入。”谷堆乡党委书记吴世红说,“目前我们正在着手打造蔬菜产业经济带,推广线上线下销售。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拓展合作社内容,延伸产业链,将‘组织力’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力’,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强村富农的生动实践。”
(注:图片由符浩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