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25日电(记者 赵磊)4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军事)科普沙龙在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举办,提前拉开了第六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的帷幕。会议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和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共同承办。
据介绍,航天科工将全国各界科普力量汇聚到南京,专家组成员、各领域科普工作代表以及专家组支撑机构成员40余人到场,标志着航天科工“十四五”科普工作进入快车道。
专家组主任、中国航天科工董事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侯秀峰担任会议主持人,介绍了中国航天科工在航天(军事)科普方面拥有的优势,表达了中国航天科工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深度履行传播航天硕果、弘扬航天文化、传承航天精神的强烈责任感。
专家组成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赵登平研究员和中国宇航学会周武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南海》和《航天科普ABC》的军事科普主题分享。两位专家科学严谨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讲解,展示出了我国国防软硬实力的飞速进步,也令人深切地感受到航天(军事)科普对我国国防科技力量提升的重要性。二〇八所所长李啸龙、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咨询中心副主任陈丽丽和南京市秦淮高新区秦淮硅巷部副部长张志英分别做了题为《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军事)科普成果总结分享和近期规划》、《航天(军事)科普助力创新发展》以及《秦淮硅巷 创新情怀》分享,内容涵盖科普理论、科普课程体系、科普文创产品、科普品牌活动等成果展示以及科普“天地”合作的机会,为未来航天(军事)科普发展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与会嘉宾对中国航天科工从战略规划层面推动航天(军事)科普的行动表示高度赞同,围绕受众特点、从业人员培训、队伍建设、项目及产品研发等方面分享了在科普领域的成功经验,并就未来科普发展的期望与要求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研讨,为航天科工航天(军事)科普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严玉洁)
(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