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春风拂过,艾草欢快飘摇;那边,机器轰鸣,景象一派繁忙。
“在政府的引导下,我种了5亩艾草,一亩地纯收入1000元。”河南淮滨防胡镇贫困户张国才告诉记者,“俺们村像我一样种植艾草的还有很多。大家都笑眯眯的。”
艾草“浑身是宝”,经济价值极高。
“这艾草一年种、多年收,像‘割韭菜’一样,能收割3到4茬,可连续收益至少6年。”河南好知艾艾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印说。
产业旺,百姓富。防胡镇因地制宜,立足特色,采用“前车间后基地”,重磅推出艾草产业发展模式,带领广大干群发展乡村产业。
该乡依托“党建联盟+产业联盟”平台,以“一株艾草、两棵小树”为主推方向,防胡镇现已种植艾草1万亩、构树3000亩、花椒4000亩、中药材5000亩
“在探索带贫带农机制中,我们采用了“给人种”、“帮人种”、“自己种”三部曲,增收效果都明显。”该乡党委书记郑海中告诉记者。
为促进艾草产业“抱团取暖同发展”,该县依托河南好知艾艾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艾草“党建联盟+产业联盟”,郑海中担任联盟盟主,防胡镇、期思镇、王店乡、张里乡、赵集镇和栏杆街道办事处等地的19个艾草生产经营主体加入了艾草产业联盟。
目前,在党建联盟引领下,防胡镇艾草由2015年的200亩,发展到现在的1万亩,增长了50倍,链接农户3500户,带动贫困户388户。
在防胡,因“艾”俱美。条条路、户户居,在油菜花的衬托下,美丽精致。
这些要源于该镇力推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推行“1+1+1”治理模式,每个村明确1名副职,每个村民组明确1名小组长,每个路段明确1名保洁员,形成干部带头上、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同时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对保洁员实行末位淘汰制;落实“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作模式,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全面推行“支部吹哨,党员报到”和路(段)长制,党员干部带头干。借力“爱心之家”,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并设立“防胡好人榜”进行宣传。近年来,累计新修道路227公里,新安装路灯1500个,绿化300条村组道路,改造16个村电网,4G网络、安全饮水、客运班车全覆盖,逐步让“看得见炊烟,闻得见草香,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下一步,该镇将坚持“赶”的决心 、“超”的雄心,把短板补齐、把弱项补足、把潜力释放,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图片由符浩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