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 | 日本核废水入海,你有权知道这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13 14: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1月坐落于太平洋之滨的日本福岛核电站鸟瞰。图片来源:美联社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排放将在两年后开始,废水中所含放射性氚等其他元素将被稀释至日本国家标准以下后排放。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世界各国的关注、不安与愤怒。日本政府这一单方面的草率决定,将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排污入海”是事关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笔者认为日本在处理福岛事故中多次推诿、扯皮、不负责任,最后因经济考量,放弃了更安全的处理方式,不顾人类未来,一意孤行,应得到全世界的谴责。

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讲福岛核事故,一个是发生了什么,二是从11年到现在日本做了什么,三是为什么这么做饱受争议。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太平洋海域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最高高度达13.1米的海啸袭击了位于福岛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导致了核电站停电。停电导致水泵无法运行,无法向核反应堆注入冷却水,1,3,4号反应堆因温度过高发生了氢气爆炸。爆炸导致了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并随着空气传播,根据日本官方的数据,核电站泄露了相当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六分之一的铀元素。为了冷却堆芯温度,东电继续向核反应堆注入冷却水,产生了大量高辐射浓度的污水,这些污水当时就数次排入了大海,造成了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作为一个运行了四十年之久的核电站,日本当局的盲目自信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核电站周围有能防止10米海浪的防波堤,他们主观上认为不会出现超过十米以上的海啸。

事故发生之后,日本媒体第一时间不是报道事故本身和会造成什么影响,而是用量大的时间段和篇幅报道救灾。东电当时要求现场的800多名员工撤离,但是说有50人被要求或者是自愿留了下来,日本媒体就开始大肆宣传这“福岛50死士”,报道他们继续维修作业的壮举。

但是外国媒体至今根本接触不到这50人,当局对他们讳莫如深,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只有官方发布一个渠道可以了解,没有第二种途径来进行印证,最后外界称他们是“隐藏的50人”,他们是否真实存在,为什么不能出来接受民众的感谢和敬意,为什么日本政府在高调宣传“福岛振兴”时绝口不提他们,至今仍是一个迷。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疏散了核电站周围20公里的居民,这对于寸土寸金的日本来说是很大的土地浪费,但是没有办法。实际上,当时有人检测出离核电站40公里的城镇,辐射值仍然超标,围绕这个疏散的区域到底应该多大,直到今天仍有争论。

事故之后的处理使福岛成了全日本乃至全世界上最贵的一片土地。每天有2000多名工人处理污染土,把地表5-10厘米的土地以真正意义上的刮地皮的方式挖起来,存放在袋子里。这些土以前就集中放在空地上,但是这样也会造成二次污染,2015日本给这些土修建了一个存放周期为30年的中期存放设施,也就是说先放30年,之后再想办法怎么储存。

核电站内部为了防止泄露的放射性污水流入太平洋或者渗透污染地下水,日本政府斥巨资约23亿人民币修了一个地下冰墙。将多条管子,以0.9米间隔埋入地下,管子里是零下30度的盐水溶液,每天管子可以冰冻周围0.45平方米的土地,在核电站底下形成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冻土地,每年维持这些管道的用电量就相当于1.3万个日本家庭的用电量。然后说找铀燃料棒并把它拆除,核电站工作间平均辐射是6微希沃特(sievert),放射性剂量的标准单位叫做希沃特,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能量(放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1希沃特。国际上通用标准我们说,辐射年剂量不能超过1毫希沃特,就是1000微希沃特。这么算起来,一个人每小时不能接受超过0.11微希沃特的辐射,福岛车间了超标了216000倍。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个国际标准,是说我们人类如果接受了超过6希沃特,也就是10的六次方微希沃特的辐射,那么这个人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而反应堆周围的辐射量达到了48.2希沃特。没有防护设备的话,20分钟之内人便会死亡。所以日本用了6年时间,研发了一种防超高辐射的机器人,然后才开始逐步拆除铀燃料棒。

刚才提到的这些工作每一项都是天价,根据东电的数据,给周围居民的赔偿金,修建污染水储蓄设施,清理核污染,拆除反应堆到2020年10月,已经花费了2000亿美金,什么概念?辽宁舰造价30亿美金,6艘多辽宁舰没了。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会几十年如一日地持续下去,对日本来说是一个花钱的无底洞。

中国日报漫画,作者:蔡艨

然后我们来看核污染水的问题,反应堆每天需要大量的海水来冷却,冷却之后的污水用修建的储蓄设施,看电视的人叫它大铁罐,保存起来。日本10年里修了将近1000个大铁罐,总共能装137万吨水,预计2022年中就会达到储水上限。达到上限怎么办,为什么不继续建铁罐呢,东电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上面建铁罐,底下还是要弄刚才说的冻土层,这样修下去,没完没了,最后入不敷出,拖垮整个公司。

其实日本有好几种方案处理这个污水,一是把水烧掉蒸发,这样污染大气;二是电解水,大家都知道水可以电解成氢和氧,这样做是最安全的方式,但因为耗资巨大,日本政府没有评估就否决了该方案。三是往水里加水泥,做成辐射水泥然后深埋,这样一是耗巨资,二是还存在污染土壤的风险。因此日本选择了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就是直接排入大海,让海水来稀释。

把污水排入大海,日本有自己的理由和逻辑。首先日本称排放的污水是经过处理的,已经去除了其中的62种放射性元素,还有一种叫做“氚”的放射性元素无法去除干净。事实上,目前全世界的技术都做不到去除氚元素,其他国家的核电站也是将含有氚的核废水排放入大海让大海稀释,只是量没有日本这么大。所以日本用30年来排放这些污水,一点一点排放,因为氚的放射性半衰期只有12.43年,所以日本专家认为这么做对人类健康和海洋环境的危害很小。

说完日本做了什么,我们再看看日本的做法为什么饱受争议。笔者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环境和政治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的性格,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强大的集体主义,然后集体主义催生出耻感文化,让日本有着掩盖不光彩历史,集体造假,集体撒谎的倾向,具体到福岛核事故的体现就是事情的解决与否没有荣辱判定以及寻找责任重要,而日本政府和民众认为这次事故的主体是东电,应该由这家公司来承担所有责任。让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企来应对这样事关全球海洋生态的危机说明日本这样的体质无法解决福岛核事故这样的危机,东电作为一家公司确实没有地方存污水了,可是对于整个日本来说呢?土地虽然是私有制,但是没有所属的或者政府管控的土地不可能没有了,政府为什么不能给出地方和资金去处理呢?

国际社会对日本处理福岛核事故中最不满的地方是处理过程的不透明,日本政府和相关人员的说法多次撒谎,后来被事实拆穿,日本已经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信任。比如事故发生后,当地渔民和相关方曾多次质疑有污水泄漏,东电一直予以否认,但是在2013年7月22日,东电突然声明说有放射性污水正在流入太平洋,一个月之后又发生了300吨高浓度污水外泄的事故。2015年东电高管冈村佑一公开称辅导辐射值已降到和东京银座一样的水平,事实上记者到现场发现核电站周围显示的辐射强度每小时有170毫希沃特,超标将近2000倍。因此现在外界最大的怀疑就是没有人知道日本打算排放进大海的污水除了氚还有没有别的放射性元素,对此谁也不能保证。比如,绿色和平环保组织在2020年10月23日公布的报告《福岛放射性水危机的现实》就指出福岛核废水中不仅含有的大量氚还有碳-14,将大幅增加人类集体接收的辐射剂量,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用该组织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的话说,废水中的有害元素和其他放射性核废料将危害环境达几千年之久。

日本如果排放了污水,6个月之内污水就会影响整个日本海,3年之内加拿大美国就会收到核污染,10年时间全太平洋污染,太平洋占全球海洋面积的百分之46,二十年后全世界海洋就没有净土了。核污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出科学的估算,但是确定是污染会通过食物链逐级上传,不超过一代人,25年的时间就会影响全人类了。笔者认为对整个事态最清楚的就是日本,污水入海是他们早就想好的方式,2019年日本环境大臣原田义昭在他最后一天上班的时候突然表示核污水只能排放入大海没有其他办法,之后围绕这个事情的讨论只是日本的政客们在给全世界演戏,给大家一个接受的时间,目的是绑架全世界一起来应对福岛核事故,说白了要么大家一起分担,要么一起承受负担。

作者为中国日报社东京记者站首席记者王旭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