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罗山: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02 17:1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4-02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又是一年春光好。走进河南省罗山县高店乡泗淮村沿淮林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繁华绿树,百米观景画廊掩映其中,呈现出一畔花海一畔愁,一城古韵一春秋的特有意蕴。而在初具规模的沿淮湿地公园,高大的水杉,茂盛的竹林,不但成为游客旅游打卡地,更是涵养水源,保护物种,科研教学的一块宝地。河水汤汤,繁花似锦,百鸟欢畅,游人如织,游人们纷纷来这里观赏美景。

该县泗淮村因势利导,不断完善民宿,农家乐,观景台及考古文化乐园建设,打造优势农产品生态牌,建设沿淮经济观赏带,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效益,民生效益,擦亮了罗山乡村旅游名片,刷新了罗山新形象。

泗淮村党支部书记雷龙表示:“我们泗淮村从打造淮河廊道建设两年以来,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淮河㾿道项目建设,我们流转群众土地两千多亩,种植基地一千多亩,通过淮河廊道建设,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同时也为当地的贫困户就业创造了条件,截止到目前,我们硬化了一些基础设施,每天到淮河边来游玩的人达到上千人,同时呀我们的兴淮公司种的千亩油菜花,现在正是盛花期,每天吸收了不少游客,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乡村魅力建设争取加大对淮河廊道的投入,打造具有餐饮、游玩、住宿为一体的新农村项目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样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生产力。近年来,罗山县高店乡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在素来有河无堤的淮河两岸种下绵延一百多公里,5000多亩,37种苗木十万余棵,种植双低油菜千余亩,实现了田园变花园,油菜变油画的美好景观。在集镇易地搬迁点,该乡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发莲鱼,稻鱼,稻虾共作模式,形成百亩莲塘别样红,收获经济,环境,景观三重效益。在沿淮林场,种植桂花,紫槐,落羽杉等观赏经济作物千余亩,林下种植花椒和花生等,实现套作经济,双重给收益。

目前,罗山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干部群众正以艰苦奋斗、不负韶华的精神风貌书写着乡村发展的新画卷。

(注:图片由董莉授权使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