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成为铁路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抓手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3-10 14:01
2021-03-10 14: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耕捷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铁路响应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令,全力推进建设扶贫,云南有10个州市迈入高铁(动车)时代。(3月9日 央广网)

众所周知,去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其成绩令世人瞩目,而“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则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让人印象深刻。

在扶贫工作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有人可能会问了,扶贫工作是否会“歇一歇”,停停脚?“三农”工作未来会怎样走?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在中央若干工作会上就给出了明确答案:扶贫攻坚胜利结束之后,便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展开。

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各种地理条件几乎是应有尽有。在此情况下,一些地区囿于先天性的交通条件不便,产业发展不聚集,甚至“游离”于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圈子”之外,导致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状况长期存在。所以,要想对其贫困状况进行彻底摆脱,让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真正落实到位,非要在“精准”这个抓手上下真功夫不可。所以,从十八大以来,铁路在扶贫的组织问题上,尽量选择精兵强将,要求他们既要有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对市场有着精准的把握,尤其是在对接产业发展这个问题上有着强有力的处理能力。所以,在最近几年,尤其是2020年,各种创新型的扶贫方式、方法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像是在车站内设立“扶贫专柜”这种方式就是明显例子。

在乡村,如果想要发家致富,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劳动参与率低,也不是产出效率低,而是种出来、产出来的东西“没人要”。因为缺乏足够宽阔的销售渠道,在市场上缺乏认知口碑,同时,也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导致大量的农夫产品随价格快速波动,导致农民种植意愿低,很多极富当地特色的产品很难走到市场上去,而消费者的大量需求又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所以,这就成为了恶性循环。所以,铁路直接把定点扶贫对象的特色产品直接进行“上架”,不管是铁路职工的内部认购,还是直接向市场销售,通过人群密集的场站来形成规模效应和广告效应,其取得的效果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当然,铁路扶贫的工作远远不仅于此。作为重要的交通部门,铁路的“专项”优势还是在于交通给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强大推动力。要想富,先修路。不管是在扶贫工作还是乡村振兴上,铁路一直秉持着完善运输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优先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客货运办理站的布局,对这些地区的运输产业的完善进行扶持。拓宽了“道路”,才能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阔。所以说,在扶贫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打基础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基础牢靠了,才行稳致远,才能让夯实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最大成效。(王路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