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产业云成大势所趋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3-05 16:56
2021-03-05 16: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2021年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包括常州、南京等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将“加速发展产业集群”做为了2021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也明确提出了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和培育数字化生态的三大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预计各级政府都将加快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并积极引导原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构建新型的城市产业集群。

实际上,当下我国各地已经形成了针对不同行业,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而在助力各地区打造、建设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华为云产业云以科创引领集合本地特色作为产业集群的落地路径,其围绕当地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全国各地建设的创新中心、产业基地正赋能千行百业,从而也推动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发展模式上,华为云先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标杆,再针对中小企业进行规模复制,这种发展方式成功带动了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和华为共同推出的松山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入选2020广东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常柴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合作开发的“智慧发动机远程管理”平台,打造了“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新模式,打破了传统三包服务流程的束缚;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华为云则联合成立了华为云厦门创新中心,并搭建了“制造云”和“软开云”。目前已有30多家行业解决方案在平台落地,超过400 多家企业上云,涵盖研发、运营、生产、销售全价值链流程,与此同时,它们还利用华为云ROMA 技术实现了平台间的业务集成。

当前,在新基建的大潮下,城市先行者们紧抓新机遇,致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城市新名片”。正如深化基础创新的“硬科技之都”西安、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中国V谷”湖南、全面投入大数据产业的“中国数谷”贵州……在这些城市构建“新名片”的过程中,“产业”成为绕不开的“关键词”。

为了更好地助力更多的城市打造产业集群、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云产业云已在全国落地120+个创新中心、产业集群攻关基地,通过联合300 多家伙伴,为1.5 万家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从业务流深入“研产供销服”5 大类制造场景,以电子、装备等产业集群实践经验及优势,拓展覆盖到汽车、石化、钢铁、五金等15+个产业集群。此外,华为云创新中心还与高校、政府以及产教融合机构紧密合作,基于当地特色和发展需求,制定并落实了人才培养和输送规划,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打造长期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推动城市产数融合、重塑产业新格局,积极发展产业云是各地建设新基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华为云作为产业云的提供者,未来将继续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企业智能升级、培育区域创新沃土,为城市打造产业集群创造新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