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三个“平衡”:后疫情时代的大国粮食安全新战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2-20 19: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多地再次出现,并呈现出新的传播趋势,警示我们未来粮食安全形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应做到三个“平衡”,即国外进口与国内生产的平衡、南方与北方食物生产及消费的平衡、大城市与腹地粮食安全生产及有效供给的平衡。

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全国多地复燃。与去年武汉突发不同,这次复燃特点具有输入的境外性、范围的全国性、区域城乡同步性、时间上的跳跃性四个显著特点。在疫情传播机制上,出现了“境外输入传播、环境传播、食物供给链传播”三个方面的新趋势。这些新的传播趋势对中国的大国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亟需构建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国内和区域”三重再平衡下的大国粮食安全新战略

图片来源:新华社

1
平衡国外进口和国内食物生产非稳定格局,构建以国内为主、国际补充的后疫情时代全球共赢的粮食安全再平衡战略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控制的长期性将严重影响国内食物贸易稳定和安全供给。

据国家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粮食累积进口突破了1.42亿吨,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58.33%。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亿,而中国食物进口的主要来源是美国、巴西、加拿大、欧洲等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全球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人员的隔离和区域的封锁不仅对食物生产、加工、流通、贸易冲击力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全球粮食贸易的数量有效和稳定供给,还通过供给链,将新冠病毒以食物进口的方式传播到国内,从而导致国内疫情多点式、重复性、突发性暴发,并对食物的安全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因此,中国必须改变粮食安全政策,要构建以国内生产为主、国际适当补充的后疫情时代全球共赢的粮食安全再平衡战略。具体来讲,就是要控制我国食物进口量,通过建立全球食物生产基地绿色和安全标识,实现数据共享网络化,建立流通监控信息化,保障国外食物进口的安全,实现食物进口的全链条粮食安全管控模式。

对于国内粮食安全保障而言,就是要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国内食物生产效率,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实现国内食物生产的稳定、高效、绿色、健康,补足进口缺口;打通国内食物生产-储存-加工-流通等环节,最大限度减少食物损失;改善城乡居民饮食和消费习惯,减少食物浪费。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
平衡中国南方和北方食物生产与消费的非均衡格局,构筑国内食物均衡生产与消费的新战略
 

由于中国田、地、粮、业的空间分化,从2005年开始,中国北方粮食生产比重首次超过南方粮食生产,北方粮食产量占比由2010年的55.39%增长到2018年的58.45%,南方则由44.61%减少到41.55%,并且这种趋势不断加强。传统的“南粮北运”已经被“北粮南运”所替代,而南方则成为水果、水产品、加工食品的生产基地,这种食物南北生产分工的格局,导致国内粮食安全对物流的高度依赖。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跨省粮食物流运输主要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其中铁路占比50%,水路占比40%、公路占比10%。疫情长的期性、突发性,以及隔离和封城等措施导致物流不畅,对各环节运输时间和运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显著提高食物运输成本,增加食物的有效和安全供给难度。

因此,从应对疫情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来看,再平衡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和食品加工非稳定格局非常必要。具体来讲,就是要控制北方粮食生产比重增加的态势,实施绿色、可持续、集约化生产方式,减少水土资源消耗,提高食品加工比重,减少长距离运输;同时提高南方粮食生产比重,降低对北方的依赖,减少食物流转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的传播途径,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3
平衡中国大城市和腹地粮食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空间半径,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新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口密集区,特别是大城市的蔬菜等副食的安全、快速、高效供给产生了严重影响,特别是人员隔离以及交通管制等措施,显著增加了物流成本,导致新鲜农副产品的价格快速上涨。在40年的快速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一批千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形成了全球范围内人口最多和最为密集的城市区域。

因此,进入到后疫情时代,大城市必须建立自己的蔬菜供应基地,以保障应急条件下新鲜蔬菜的生产和快速供给,确保自己在交通管制条件下的基本食物有效供给和安全保障。另外,在特大城市,必须增加以公园、绿地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它们不仅可在疫情或其他紧急事件发生时充当避难场所,还可以为应急蔬菜生产基地提供空间。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多地再次暴发表明,未来的全球粮食安全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亟需构建后疫情时代大国粮食安全新战略,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疫情、气候变化和水土资源紧缺可能给食物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实现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纲要确定的“零饥饿”目标,做出中国贡献。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Grains of truth"

 

 

 

责编 | 宋平 刘夏

编辑 | 张钊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