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味道丨水府火焙鱼 家乡的烟火气

水天蔚蓝,烟波浩渺,美丽的水府庙水库不仅风景优美,还盛产一道叫火焙鱼的美食。万望林是渔民的后代,他用传统手艺制作的火焙鱼鲜香味美,2014年,他注册了“水府”这一商标。

湘乡味道丨水府火焙鱼 家乡的烟火气

来源:红网 2021-02-19 11: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香辣火焙鱼。

红网湘乡分站2月18日讯(记者 刘小琴 王智雄)水天蔚蓝,烟波浩渺,美丽的水府庙水库不仅风景优美,还盛产一道叫火焙鱼的美食。火焙鱼肉质紧致、味道鲜美,每当过年,它也成为了市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水府庙水产丰富,过去当地人为了方便贮存,通过火焙、烟熏等方式,把新鲜鱼虾做成干货,因此火焙鱼的手艺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现如今,水府火焙鱼制作工艺已列入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的祖辈们以船为家,制作火焙鱼到我这已经是第五代了,我要把这个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湘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焙鱼传承人万望林说。

万望林是渔民的后代,他用传统手艺制作的火焙鱼鲜香味美,2014年,他注册了“水府”这一商标。近年来,“水府”牌火焙鱼声名远扬,成为湘乡最具代表性的特产之一。

这天,记者来到万望林的火焙鱼生产基地,只见冬日暖阳下,腌制紧实的刁子鱼正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享受着“阳光浴”,微微渗出的鱼脂让整条鱼泛着油润的光泽。春节前是火焙鱼出货量最大的时候,也是生产基地最忙碌的时候,一筐筐新鲜的刁子鱼源源不断被送到这里,工人们马不停蹄地剖鱼、洗鱼、腌制。

万望林的火焙鱼生产基地每年加工800多吨鲜鱼,带动了周边20多户专业养殖户和近200家散户发展鱼类养殖。“我和养殖户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这样可以保证原材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万望林介绍道。

  刚刚出炉的火焙鱼两面金黄、香气扑鼻。

腌制后的鱼,经过晒干、蒸煮再风干之后,配以茶籽壳、谷壳,小火熏制两天两夜,熏制出炉后便成了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火焙鱼。

  水府火焙鱼生产基地。

火焙鱼的做法有多种,焖、蒸、炒,无论哪种做法,都是餐桌上的下饭菜,也是湘乡的一道名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水府’火焙鱼做好做强,让湘乡人和异地的游子都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万望林说。

来源:红网湘乡分站

作者:刘小琴 王智雄

编辑:谢文礼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刘小琴 王智雄)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