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外媒:就地过年也有“家乡味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2-09 16: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民众在北京一家超市选购年货。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国日报网2月9日电 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中国今年倡导民众就地过年,并针对留在当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推出了各种暖心保障措施。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政府呼吁民众就地过年,针对留在当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推出了各种鼓励措施。

上海市计划为过年期间留沪外来建设者提供通信费补贴、健康医疗补贴等。北京市将对留京保供的家政服务员及其所属家政服务企业给予奖励;天津市出台措施,对春节期间在津参加就业见习的外省市户籍人员给予补贴。一些地方还通过公交免费、技能培训补贴等,鼓励引导老家在外地的职工留在当地过年。

路透社报道截图

另据路透社2月8日报道,许多选择就地过年的中国人还收到了家人寄来的特色年货,饱含浓浓“家乡味道”的包裹拉近了人们与家的距离。

文章说,今年春节,北京居民王辉(音)决定不回重庆了。他已经收到了妈妈寄来的自制牛肉干、兔肉、麻婆豆腐和腊肉。

“在妈妈眼里,我总是吃不饱。”27岁的王辉说。“新年是如此特殊的时刻,她要确保我有喜欢吃的食物,也就是家里的食物。”

文章称,从本周五开始的中国农历新年通常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年度迁徙,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会返回家乡,但今年为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许多民众遵守疫情防控要求,选择就地过年。

截至上周日(7日),近两个月来中国首次没有新增本土病例,这表明积极的措施已经抑制了病毒的传播。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伊莫金·佩奇-贾勒特说:“在经历了疫情肆虐的艰难一年之后,人们愿意在食品上花钱,作为安慰和奖励。”

“消费者会认为,即使他们不能面对面送礼,也有必要互赠礼物。”

电商零售网站表示,今年春节前,食品和饮料订单飙升。

在城市工作的民众将当地的美食和主食发到老家,而父母则将家乡的美食发给在城市生活的孩子。

“过年不回家,父母送‘年货’”已经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从杭州的西湖莲藕粉、东北哈尔滨的红肠,到四川的火锅配料,再到广东的潮汕手打牛肉丸,应有尽有。

“很明显,远方的家人也想让孩子知道家人想念他们。”

此外,新加坡《联合早报》还特别注意到,官方对就地过年政策下达指令,要求各地不得擅自“加码”和“一刀切”。

文章称,中国各地陆续出台措施,鼓励民众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产生的交叉感染。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赵辰昕表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

赵辰昕在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通过就地过年一定会有利于疫情防控,这会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能够大大减少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同时也节约了返乡、返城和节后找工作的时间,有利于节后的复工复产。”

(编辑:齐磊 刘世东)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