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 河南芯丨领跑的玉米种子

在我国几大玉米种植区域中,国外品种在东北地区占据了很大面积,黄淮海地区以郑单958为主的河南玉米品种牢牢地控制着市场。以郑单958为龙头,河南不断推出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玉米奇迹。

中国种 河南芯丨领跑的玉米种子

来源:大河网    2021-01-13 07:17
来源: 大河网
2021-01-13 07: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南日报记者 李运海

在我国几大玉米种植区域中,国外品种在东北地区占据了很大面积,黄淮海地区以郑单958为主的河南玉米品种牢牢地控制着市场。

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反差?因为我省培育的玉米种子,在黄淮海地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抗击国外品种的冲击。

河南是玉米生产大省,玉米育种能力也领跑全国,每年种植玉米5000万亩左右,在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未来我省能否持续领跑玉米育种?玉米育种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专家学者和种植户。

“不老松”郑单958

“谁种958,今年准发家!”种植大户刘小东说起郑单958,非常自豪。

刘小东是武陟县大封镇大司马村人,他流转土地300亩,一直是收完小麦种玉米,一年靠种地至少能挣24万元。他说,郑单958就是他的“最爱”。

其实,郑单958也是全国很多种植户的“最爱”。在我省玉米种植史上曾出现过几个年播种面积超千万亩的大品种,其中最为亮眼的就是郑单958。

这个品种是省农科院育成的稳产、高产、多抗玉米品种,2000年通过国家审定,曾连续8年在全国种植面积超过6000万亩。该品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耕作栽培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唐保军研究员说,郑单958是我国玉米市场近20年来表现最好的品种,推广速度之快、畅销时间之长,创造了中国玉米种子的“神话”。

以郑单958为龙头,河南不断推出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玉米奇迹。

鹤壁市农科院培育的浚单20,曾在国内首创3万亩连片种植平均亩产782.8公斤的高产纪录,也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美豫22被称为“红轴不倒翁,抗病特种兵,脱水急先锋”,一经推出,就受到农民的追捧。

唐保军说,在我省种植的玉米中,河南本土培育的品种占80%以上。

玉米卡脖子“卡”在哪

去年9月底,河南农业大学对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种植的“豫单9953”15亩高产示范方进行测产,结果是亩产1127.45公斤,实收(机收)产量是每亩1044.68公斤。现场主持测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说:“两个结果都超过1000公斤,在我国夏玉米育种史上,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成果。”

为了培育这个玉米新品种,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河南分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彦惠整整付出了10年的心血。他说:“利用目前最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一个玉米新品种也需要七八年的时间。何况,育种过程中还有很多‘卡脖子’的环节。”

在玉米生产利用的品种上,目前外国卡不住我们。但在培育品种源头的种质资源或育种技术方面,国外可以卡住我们的脖子。

我国种植玉米不过500年的历史,在玉米种质资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陈彦惠说:“种质资源是培育新品种的源头和基础。随着玉米品种的推广,种子退化严重。只有种质资源丰富,才能优选劣汰,培育出更多市场需要的新品种。”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对源于国外的高产优质种质和源于我国的抗逆广适种质开展持续不断的创新研究,既丰富了我国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也从中培育出18个玉米新品种。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育种技术虽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某些领域已实现超越。

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分子育种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对控制玉米性状的基因进行鉴定选择、编辑改良。陈彦惠说:“分子育种技术是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只有将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够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玉米新品种。”

适应全程机械化的品种是培育方向

北方已天寒地冻,85岁的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目前正在海南的玉米地里,满头大汗地为玉米授粉。

趁忙碌后的夜晚,记者电话采访了程相文。他说:“农业发展,良种先行。我们要不断选育出更优良的品种,选育出适合黄淮海地区的高产品种。”

与全国相比,推出适宜黄淮海地区的玉米新品种难度较大。这一地区是小麦和玉米一年两熟,生长期对玉米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里病、虫、暴雨和高温等发生较多。

程相文说,未来玉米育种要在三个方向下大功夫。

一是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目前我省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改善玉米的品质。要研究出更多功能性玉米新品种,满足市场对玉米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逐步实现专业化和全程机械化。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籽粒机收区域试验的地区之一,也涌现了一批籽粒机收的新品种,如豫单9953、丰德存10号等玉米机收品种已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得到种植户的广泛认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未来,随着更多玉米新品种的推出,粮食大省河南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好农业农村“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相关推荐

·中国种 河南芯丨小麦种子看河南

(编辑:郭同欢)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