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段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京雄城际列车自北京西站引出,经过既有京九铁路北京至李营站,全长9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间最快旅行时间只有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间最快19分钟可达。
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后,有不少乘客是专门来“尝鲜”,特地感受一下京雄铁路的速度,这也在一定侧面表明,这条看似是不长的铁路却吸引着很多人的关注,同时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可能有不了解相关情况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条仅仅不到百公里的铁路为何会如此受瞩目?难道它有其他特别意义吗?其实是这样的:自从雄安新区被列为“千年发展大计”的全新城区以后,雄安的现状、雄安的规划、雄安的发展就被国内外媒体和舆论强烈瞩目。
雄安将变成什么样子?它是怎样的城市定位?它在未来将会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其实人们更愿意在各种基础设施上尝试看出一些端倪。当雄安新区雄壮的高铁站逐步在各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的时候,人们赫然发现,不光是车站规模本身,而且,它在设计上,在各种便利化和智能化上,在其超强的外表上,都展现出其傲然于外的强大气息。有国外媒体评论说:这个车站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是属于工业时代中国的铁路建设杰作。在图文介绍里,还专门把雄安高铁站与其他新建成的各中心城市车站做比较,最后所得出的结论就是:雄安站是面向未来的车站,它将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并列,共同代表着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发展的全新高地;同样,京雄城际铁路也是高标准、高要求,它与京张高铁一同也代表着中国高铁发展的全新记录。
京雄城际铁路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实际上,如果关注这条铁路规划与建设的人们会了解:它是国内第二条智能化铁路,不管是列车、轨道系统还是车站,都代表了国内铁路事业发展和国际铁路建设与管理的最高水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三维化数字管理,到BIM技术的应用,从智能式装配建造技术,到运用最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让智能控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在移动通讯和牵引供电等方面得到应用,从智能高铁车站、智能运营再到灾害预警、综合视频一体化技术的开拓与创新等等,可以说,这条城际铁路本身就是一个标杆,代表着我国铁路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雄安这个被人们视为“未来之城”的交通基础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高标准、高要求,用全新技术去覆盖城市未来发展内涵,这就是时下的雄安新区所必须要走的方向。(马新忠)
(马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