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需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关系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了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二项就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明年经济工作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需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关系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0-12-23 13:40
2020-12-23 13: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朱宛玲):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了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二项就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这项工作为什么重要?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过程中又要注意些什么?在近日举行的2020-2021中国经济年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对此作了详细解读。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明年经济工作八项重点任务之一。苗圩指出,今年以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了年初保供到年底转正的巨大变化。回顾中国制造业经历的这场严峻考验,苗圩指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门类齐全的制造业非常重要。“在抗疫过程当中,我们对全国的医疗物资进行了摸底,我们除了心肺复苏机(Ecmo)国内还没办法生产之外,其他的产品无论是呼吸机还是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我们都有多家企业在生产。而且正是这些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在这次疫情防控的攻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苗圩指出,产业链体系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总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综合优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完整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对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充满信心:“企业家不会被某些人的个人想法所左右,他一定会按照经济规律去办事。另外产业链的形成还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决定的,有可能你把产业链转移了,别的企业趁机会进来,失去的市场如果再想夺回来,那付出的努力会加倍。对于产业外迁的问题我并不担心,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更是充满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苗圩认为,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我们这里说要强调自主可控,就是要不断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守住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这个底线。但是我们还要坚持在开放的条件下发展自己,在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过程当中推进自主创新,绝对不能搞关门主义,不能放弃甚至排斥国际合作。”

苗圩指出,中国还需要处理好单点突破和完整产业链构建之间的关系,强化系统观念,发挥好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作用,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深度合作;同时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给资金、给土地、给财税政策的支持外,更要注重制定专门的人才政策,解决人才落地的各种问题。”

(韩基韬)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