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大震(一)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寰球大震(一) ——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发展历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17 08: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0年前的今天,世界最大地震之一曾降临中国,宁夏海原的大地曾被撕裂——12·16海原大地震,寰球大震也特指这次大地震。

被世界上96个地震台同时记录到的“寰球大震”,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引发山崩地裂,海原县城、甘盐池城等悉数尽毁。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27.34万人,伤及不计其数。

在宁夏海原县西安镇哨马营,有一棵生长了500年的古柳,远处看去枝繁叶茂、冠盖如云,而走近它,树干中空、一分为二,大大的裂缝不得不让人动容。是什么力量让它如此撕裂?又是什么精神让它如此坚强?“震柳”就如同一个“活标本”,为我们铭记着百年前那场世纪劫难。

于沧桑中出发,于伤痛中前行。在海原大地震的血泪中,中国人踏上了探索地震奥秘的漫漫长路。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地震现象和开展地震观测的国家。公元132年,张衡创造了世界第一台可以感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它是人类最早用仪器监测地震的鼻祖,体现着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和探索。

1930年春天,第一座中国人自建的地震台——鹫峰地震台建设完成。鹫峰地震台先后购进德国和俄国的测震仪器,从1930年9月开始,每月把记录到的震相到达时间编成月报,与世界各地震台交换资料。鹫峰地震台的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及记录质量等,都已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其观测结果及研究报告受到了世界同行的重视。

抗战期间,以李善邦为代表的几位地震学家,在战乱中辗转漂泊。为了能继续监测和记录地震活动,1943年在重庆北碚,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李善邦和秦馨菱成功研制出我国近代第一套熏烟记录机械放大式地震仪。为纪念翁文灏开创我国近代地震学的功绩,李善邦以翁之字号“咏霓”,将仪器定名为“霓式地震仪”。“霓式地震仪”采用水平摆机械结构,记录到了多次国内外地震,开启了国产地震仪的研发之路。

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地震事业先辈们在战火中艰苦奋斗,为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地震监测台站、研发自己的地震监测仪器开展地震观测与研究,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也为建国以后的地震监测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