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蠡屹立,叠翠万重峦”。位于宁夏中部的罗山,古代又称蠡山,因其形如螺而得名。海拔2600多米的罗山,与黄河遥遥相望,与贺兰山两相对峙,是宁夏中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今,在罗山脚下,绵延数十公里的生态画廊以她独特的地理坐标展现在人们面前,她就是——红寺堡
21世纪初,随着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建成,唤醒了罗山脚下这片沉寂的土地。宁夏南部山区八个县23万贫困群众先后搬迁到这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昔日的荒漠旱塬,如今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家园。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乡愁是文化的牵系。近年来,红寺堡用心培育文创品牌,延续了千年的烙画、刺绣、剪纸、宫灯和高台社火制作等非遗文化呈现了绵延繁盛的文化神韵。还有老百姓喜爱的秦腔、武术、太极拳等文体活动,“唱”出了浓郁的乡音,“打”出了万般的柔情。这里的移民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将各自的乡愁融进了这片激情燃烧的土地,在新家园里找到了真切的归宿感。(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