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质量兼具:雄安建设进行时

速度与质量兼具:雄安建设进行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13 18: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这是十一月初雄安新区建筑施工现场的画面,看起来与一般工地并无差异。然而工地上的一座座5G基站与项目人员手中的AI眼镜却表明这项工程不同一般。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而建设者们正在日以继夜地为这座“未来之城”的到来做准备。

雄安新区建设工地一角 陈佳颖/摄

“到2035年,雄安要基本建成为高水平现代化城市,”雄安新区宣传中心主任边建国说道。

毫厘之间尽显“雄安质量”

对于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二标段的工作人员来说,雄安的这个项目最大的挑战不是工程建造本身,而是对建筑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一般而言,对于建筑材料质量的要求具有一个弹性区间,而雄安要求的是这一弹性区间的上限。

“一般工程验收钢柱的时候,垂直度偏差的要求是在1公分左右。但是在雄安,我们的要求是5到8毫米,”质检员杨文君说道。

除了钢柱验收过程中的严格要求之外,项目使用到的箱型钢板墙同样对施工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箱型钢板墙需要内灌混凝土,而这一过程一旦控制不当就容易打爆。因此,工人需要更加成熟的内灌混凝土技术来完成作业。

“我们的工程不仅雄安集团要验收,政府对我们的监管也会更严格,”计划经理郭劲松说道。

项目建设与时间赛跑

雄安项目的另一挑战是时间紧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意料之外的变故,为了不耽误整体工程的完工,施工队伍就需要在其他环节压缩工期。

项目经理史朝阳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前期勘探时,项目团队并未发现装机存在问题,但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为了按时完成工程,史朝阳选择了将建筑主体结构的完工时间由今年11月2日压缩到8月11日。为此,施工队伍增加了人手,工人的工作时间也由原先的两班倒改为了三班倒。

“我们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一周轮休一天。工作日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上班,下午6点下班以后可能还会在办公室查阅一点资料,”史朝阳说。

中建八局项目经理史朝阳接受采访 陈佳颖/摄

史朝阳家住天津,从项目开工至今,他只在女儿出生和国庆中秋双节时回过两趟家。今年5月12日,他的女儿出生了,史朝阳在家陪了孩子5天便赶回了工地。

“我妻子也是中建八局的,对我工作的情况有预期。每天晚上想女儿了,我都会和她视频,”他说。

对待工作,史朝阳抱有乐观的态度:“我们会有慰问演出,在封顶、首吊等场合都会举办仪式,还会对一些管理骨干进行评优。这些都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智慧建设写在雄安的基因里

除了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二标段项目之外,中建八局还承担了雄安容东片区的综合管廊四标段项目。所谓的综合管廊指的是建在城市地下的用于敷设电力、通信、物流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据项目副书记王志成介绍,通过拆除原有信号基站并搭建5G网络,容东综合管廊四标段项目成为了容东的首个5G建筑片区。

中建八局王志成介绍地下管廊建设项目 陈佳颖/摄

“我们把5G技术运用到AI眼镜上,并在其系统中录入了所有员工的个人资料。在疫情防控、工地安全管理和施工现场监测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负责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员工阳威说道。

此外,阳威还介绍了公司用于排查安全隐患的鹰眼系统。这一系统结合AI算法和视频技术,能够拍下整个施工区域,同时通过高度变焦技术来监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除了建设过程中的智慧应用之外,在综合管廊建成之后,雄安还将引入无人驾驶物流车、地下管线的机器监测与维护等多种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是雄安基因里就有的。我们打造的是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还有云上一座城,”雄安新区宣传中心主任边建国说道。

雄安质量、雄安速度与雄安的智慧建设不得不令人叹服。在中国最落后的县城建设世界上最好的城市,这就是雄安的张力之美。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该专业师生于11月月初在京津冀地区进行国情调研社会实践。)

(邓旸)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