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上的金色家庭  新牧民见证治沙成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0-26 10: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26日锡林郭勒盟电(记者 魏晓昊) 中国日报记者近日探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金马鞍家庭牧场,在落日余晖的映托下,牧场主额日和木在看护牛群。金马鞍家庭牧场草场面积达到3600亩,目前养殖西门塔尔牛80头左右。在2018年被自治区农业厅评为“肉牛标准化示范场”,2019年认定为旗级《新型职业农牧民实训基地》。 

牧场主额日和木说:“前些年的风沙很大,草场质量不好,肉牛产量上不去。现在草原环境改善了,草量也足了,今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左右。目前牧场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未来两年内预期收入有望超过100万元。”额日和木根据现有草场载畜量,以6个月补饲,6个月放牧的方式,严格按照科学算账养畜、“四个早”养殖模式(早补饲—从12月份开始补饲,早接犊—4月份之前完成接犊,早冷配—月前完成冷配,早出栏—年底前完成出栏),实现“少养精养优养”目标,进一步加大优化品种进度,以机械化取代人工成本以达到节约化和效益最大化。

2020年9月18日,航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金马鞍家庭牧场中的牛群。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额日和木在自家的牧场中清理牛粪,背后的储草棚中储藏着准备过冬的草料。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7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金马鞍家庭牧场,额日和木看护牛群。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清晨,额日和木一家人在准备吃早饭。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清晨,额日和木的妻子格根塔娜(右)与女儿阿诺晶在洗漱。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清晨,额日和木一家人在吃早饭。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额日和木在准备草料。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额日和木在打理车库。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额日和木在车库中整理工具。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9月18日,额日和木在菜园中采摘圣女果。  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魏晓昊)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