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新脉动】沙溪古镇变身“世界遗产”, 特色小镇彰显中国风

【西部开发新脉动】沙溪古镇变身“世界遗产”, 特色小镇彰显中国风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0-10 15: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26日,"西部开发新脉动"网络主题采访云南行走进大理北部,坐落于沙溪坝子中段的千年古镇沙溪,感受"茶马古道"的历史印记与现代浪漫生活在这里完美融合。

(摄影:张天磊)

“以前的沙溪寺登街四方街是南来北往马帮的歇脚地和中转站,从这里往北,就要进入雪山高原,再也难碰到像寺登街这样的集镇。”镇上工作人员说,由于马帮的消亡,寺登街渐渐被人遗忘,古老的民居建筑日益荒芜破败。

(摄影:张天磊)

它的“被发现”很偶然。1982年,昆明市与瑞士苏黎世市结为友好城市,在两市的友好交流合作过程中,沙溪寺登街区域这一“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逐渐走人了人们的视野。

(摄影:张天磊)

2000年,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的雅克 菲恩纳尔博士、米世文先生向总部设在纽约的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组织申报沙溪寺登街为世界濒危建筑遗产。

同年8月,剑川县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签订了备忘录,开始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寺登街复兴工程。

从2003年起到2010年,寺登街完成了东寨门、南寨门,三座民居大门、四方街临街立面、试点房、老马店、段家登戏台、兴教寺大殿和二殿的维修、整治和改造,完成了大殿两幅壁画的试验性修复。

沙溪这一“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从无人问津中又逐步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摄影:张天磊)

据沙溪文化站站长杨惠铭介绍,中瑞双方联合开展的"沙溪复兴工程"第一期自2002年开始,到2004年结束,随后开展了第二、三期工程,现目前正处于第四期修复工程中。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中外专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沙溪的修复模式,包括"修旧如旧"、"原样修复"等,最大限度保护古建筑。在给沙溪古镇修复时要铺设新的生活所需线路,考虑到古镇的路面都是由石板铺成的,修复工程队采用对每一块石板进行编号,每一平方米拍摄一张胶片等方式,确保经过修复后,每一块石板,哪怕是一小块碎石也能回归原位,这一做法在2005年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杰出贡献奖。

记者了解到,复兴工程挖掘沙溪民族文化内涵,传承民俗、历史、美食、农耕、歌舞乐等文化,重点打造茶马古道美食馆、沙溪八大碗、茶馆、火腿、西餐、咖啡馆“六件套”,彰显特色小镇“世界范、中国风、沙溪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特色。

另外,民宿旅游、观光农业、民俗体验、生态美食、民族工艺等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目前,沙溪寺登街成功打造大理州首家刷脸酒店,通过VR技术在古戏台再现太子会、火把节、本主节等民俗文化和剑川白曲、霸王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方式使游客感受沙溪文化魅力。

据统计,2019年,沙溪古镇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7.57万人次,国外游客等主要指标同比明显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21.07亿元,同比增长18.81%,游客体验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