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里的“脱贫密码”

【解说】国庆假期,位于长春市的一家食品公司生产车间依然忙碌,一罐罐蜂蜜经过多道工序酿制下线,发往全国多地。【解说】椴树蜜虽好,可如何从大山深处走向更广阔市场,卖上好价钱,一直困扰着当地蜂农。

蜂蜜里的“脱贫密码”

来源:新华社 2020-10-10 08: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解说】国庆假期,位于长春市的一家食品公司生产车间依然忙碌,一罐罐蜂蜜经过多道工序酿制下线,发往全国多地。包装精美的蜂蜜不仅甜蜜了人们的生活,还隐藏着当地群众的“脱贫密码”。

“解码”蜂蜜,要从蜂蜜原产地——曾是贫困县的靖宇县说起。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松花江上游,发展养蜂酿蜜产业得天独厚。

【同期】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村民 孙承杰

都是深山老区,老树林了。有一些大椴树, 还有一些二茬林。繁育蜜蜂的时候,在没有椴树的地方繁育蜜蜂,到采蜜的时候“搬家”,到森林里采椴树蜜。靖宇这个地方气候还是比较正常。旱也不太旱,涝也不太涝,一般年头还是都能有好收成。

【解说】椴树蜜虽好,可如何从大山深处走向更广阔市场,卖上好价钱,一直困扰着当地蜂农。为此,驻村工作队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深入调研,最终选择与长春市的一家企业合作,通过标准化酿制,品牌化销售,将靖宇县大北山村的蜂蜜带出大山。

【同期】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驻村第一书记 高世龙

最终我们确定了用互联网思维,用电商化思维,用市场销售思维融合来打造工厂。以前可能说,我们先有蜂蜜,根据蜂蜜建厂房,把二产融合了,这次我们是通过三产思维反推到一产。从采蜜到养蜜,到出蜜,到融合,到市场销售,最后形成订单化的一种蜂蜜加工厂。

【解说】在加工车间,一罐罐金黄的蜂蜜酿制下线。当您品尝到这包装精美、口味香甜的蜂蜜时,可能不会想到,其中不只有大山里的椴树蜜,还蕴藏着来自全国多地的水果和花草精华。

【同期】吉林省蜜小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莹莹

原本蜂蜜只是甜,但是我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酸甜味道。比如说我们有云南的玫瑰花,还有我们广西的百香果,四川的柠檬,新疆的大枣,这种营养很丰富的多种的植物性的水果、花草,和我们东北的椴树蜜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融合。

【解说】方向对了,路就越走越宽。如今,源自吉林省大山深处的蜂蜜通过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卖到了千家万户,当地百姓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

【同期】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驻村第一书记 高世龙

去年通过这个项目就给我们村带来了4万到5万元的收入,才4个月就带来那么多的收入。所以说电商化工厂,这种扶贫的模式是可推广可复制的。

新华社记者司晓帅、金津秀长春报道。

(司晓帅、金津秀)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