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高铁票,见证快递小哥李华斌的职业坚守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9-29 13:55
2020-09-29 13: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张价值42元的高铁票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它所记录着的故事,却是弥足珍贵。

9月17日,京东发起中秋公益拍卖召集令,面向全社会,征集与疫情有关的物品进行公益拍卖。经过层层筛选,一张高铁票成为了“2020最贵拍卖”的拍品之一,将在人民优选官方旗舰店上架拍卖。同时,拍卖款项所得将如数捐赠给女童保护基金,用于疫后儿童防性侵知识普及。

  这张高铁票是李华斌贡献的。

李华斌是京东物流武汉将军营业部的一名快递员。说普通,他只是京东物流上万快递员中的一员;但说不普通,他因支援战“疫”一线的特殊贡献,被邀请参加京东集团港股上市的“敲锣”仪式。

从奔赴战“疫”一线,到见证京东集团的上市“敲锣”。对于李华斌来说,这都是他2020年的难忘回忆。尤其是那张记录着他春节时从黄石老家前往武汉的高铁票,更是为他所珍视并收藏。但即便如此,当得知此次拍卖所得资金将会捐献给公益项目,他还是选择献出这张车票。

四个多月没回家,孩子都快不认识我了

今年年初,面对突入其来的疫情,李华斌在无数人着急于离开武汉的时候,他买了张去武汉的高铁票。赶在武汉“封城”的当天,提前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D3288,这是一趟从广东省梅州市开往湖北省宜昌市的高铁,黄石北和武汉是这趟列车在湖北省内的两个经停站,两站之间只有约30分钟的车程。1月23日,在武汉宣布“封城”的当天,李华斌正是搭乘着这趟列车“逆行”回到武汉的。

“票是当天早上买的,当时还不知道武汉‘封城’的消息,等票买完后才知道,还挺幸运的。” 李华斌回忆起春节时赶回武汉的情景,即便是现在,依然庆幸不已。

李华斌的春节假期本是休息到大年三十,但之所以一定要提前回去,李华斌说,在得知武汉的疫情情况后,可以想象站点的压力一定非常大。

事实也确如李华斌所想。往年的春节期间,消费者网购的订单量都相对较少,大部分的快递员都回老家休假了,但今年因为疫情,期间快递订单量不降反增。成桶的矿泉水、大袋的米面、整箱的牛奶,分量十足的生活用品成为了疫情期间快递员配送最多的商品,而配送的单量也是平时的1.5倍,甚至更多。

从早上六点多到岗,到晚上九点多下班,平均每天要打一百多个电话,给上百个家庭带去物资,这是疫情期间李华斌的工作常态。

“累是肯定累的,但当时是特殊时期,再累也得做下去。”李华斌回忆说,当时很多用户给他发过短信,说家里都快没米下锅了,询问能不能配送,他没法拒绝也不想拒绝,因为这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一定要赶回武汉的原因。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李华斌保持着这样高压的工作,一直干到了4月8日武汉解封。而后又因道路阻塞,很多兄弟没法及时复工,他又坚守到了5月中旬,之后才有机会休假。

“回家的时候,我站在家门口,我家孩子看了我半天。”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李华斌说,他家的孩子现在刚两岁半,他四个多月没回家,孩子差点不认识自己了。

一张高铁票,不只是快递小哥的“独家记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人会因此留下不平凡的回忆。

对于李华斌来说,年初时候的工作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同样,李华斌在疫情期间坚持的配送工作,也为成百上千的家庭搭起了疫情期间生活采购的通道。而不少的消费者,也对那道红色身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外界看来,当疫情爆发时,如李华斌一样的快递员们能够做出重回一线的决定,便是“逆行”的英雄。但在李华斌看来,这只是他们对于自己职业最基本的坚守。

“其实当时真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没想过要当英雄,也没有想过能够因为这个去参加京东集团的上市‘敲锣’,就是想着能让站点正常运营,能让消费者都能收到买的商品。“李华斌说。

无论如何,这份回忆值得被记录。一如那张从黄石北驶往武汉的高铁票,记录了李华斌前往武汉支援战“疫”的路程。而这些满载回忆的载体,其价值也应该被释放。

正因如此,9月17日,京东宣布在中秋节前举行一场“2020最贵的拍卖”,面向全社会,征集与疫情有关的物品进行公益拍卖。据悉,此次拍卖活动中所得到的资金,京东会全部赠给女童保护基金,用于疫后儿童防性侵知识普及。

李华斌的高铁票,正是此次拍卖活动征集到的拍品之一。

“对于我来说,一张高铁票只是一段回忆,虽然有些纪念意义,但留在手里也没什么用。如果能帮助别人,我希望它能发挥出更多的价值。”李华斌说。

而实际上,在这一张高铁票背后,不只是李华斌作为快递从业者对职业坚守的见证。同时,这也是李华斌作为京东物流快递小哥中的一员,拿到的一张通往用户心坎里的“车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