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与广发希望慈善基金一起关爱因疫致困青少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9-11 09:15
2020-09-11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唉,能借的都借遍了,能不能跟老大商量商量咱先别去上学了?”

“妈妈,让哥哥去上学吧,我可以出去挣钱养家。”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乃至命运。尤其是湖北很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家庭,本就靠常年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疫情之下无法外出务工,使他们本就贫寒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1599722066920432.jpg

因疫致困,求学之路濒临中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面对愁眉不展的爸爸、低声哭泣的妈妈和一心求学的哥哥,刚刚年满10岁的刘浩毅然决定辍学打工。因为,对于这个处于国家级贫困县——湖北郧西的小家庭来说,看似微不足道的学费,早已让因疫致困的他们不堪重负。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刚刚拿到高考成绩的陈艳身上。

超一本线32分!面对这个本应喜出望外的好成绩,陈艳却说,“我不想读大学了!”

“妈妈患有风湿病,做过手术的腿不能做重活了;弟弟还在读初中;作为家里唯一经济支柱的爸爸因疫情影响,已经半年没有出去工作了。”如今,陈艳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赶紧出去打工赚钱养家。“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爸爸经常跟叔叔等亲戚借钱周转。我不想再让他们为我的学费为难了。”

在这场疫情中,像刘浩和陈艳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的家庭因为疫情陷入困境,他们也面临的是学业与家庭的两难的选择。

1599722079657909.jpg

还好,事情很快有了转机。今年2月,广发银行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抗击疫情 希望同行——广发希望慈善基金特别行动”,为因疫致困青少年筹集善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当拿到志愿者们亲手送来的助学金和资助证书时,刘浩、陈艳他(她)们感到自己即将陷入无边黯淡的生活,瞬间又被点亮。于是,刘浩高兴地说道,“这下终于可以和哥哥一起去上学了。”陈艳则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口气,好在将来回馈家庭,回报社会。

1599722090277162.jpg

  点滴汇爱,广发发起公益募捐

截至今年6月,有140名像刘浩、陈艳这样的来自湖北、新疆 、广西、云南等地因疫致困家庭的学子得到了资助。然而还有更多的家庭为疫情所困,孩子在被迫放弃他(她)恋恋不舍的校园生活。所以,我们需要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携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继续支持更多像刘浩和陈艳这样的因疫致困青少年,共同为他们点燃希望,照亮人生。

于是,广发希望慈善基金再度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近期发起了公募活动,旨在帮助受新冠疫情影响家庭陷入困境的青少年继续学业。据悉,该项目计划资助500名学生,每人资助标准为5,000元,目标筹集资金总预算为250万元。为支持脱贫攻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免除捐款的管理经费,捐赠资金全部用于资助学生。其中,受疫情影响的农村建档立卡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的青少年学生,将成为优先资助对象。

1599722101288359.jpg

目前,该项目已在民政部备案申请到公募资质,并上线腾讯公益和帮帮公益公募平台。以帮帮公益为例,用户可于9月至11月之间登录平台,找到“关爱因疫致困青少年”项目,点击“我要支持”即可选择20元、50元、100元、500元或者其它金额进行捐赠。值得一提的是,捐赠人还可对因疫致困的青少年进行留言鼓励,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入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9月至12月,善款将分批落实到困难学生的身上;2021年1月前,将正式完成资助,并对资助情况予以公示。项目停止筹款后,若资助完符合条件的受助学生仍有结余,将与希望工程其他学生资助项目筹款合并执行,用于资助其他困难家庭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9月8-9日,广发信用卡发现精彩APP首页轮播位也将上线该项目主题活动,号召广发持卡人共同参与,爱心接力助力孩子们继续学业。

1599722116830225.jpg

除积极发起线上公募外,广发希望慈善基金还将在“99公益日”期间,以公益伙伴的身份参与由广州慈善会和信息时报主办的“善城汇爱”活动,通过线下展示等方式扩大项目传播、吸引用户参与活动,共同关爱因疫致困青少年。

1599722383323582.jpg

据悉,广发希望慈善基金是广发银行于2008年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设立的专项公益基金。基金以“点燃希望,照亮人生”为不懈追求,长期关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三年来,已累计开展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援建希望小学、希望厨房、留守儿童亲情屋等30余类公益项目。截至2020年6月,基金募款总额超9000万元,资助1.6万名学生,改善了23万多名师生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境况。

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我们想做的有很多,能做的却很少,唯有你我共同参与,才能托起这些孩子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