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2017年,香港青年梁安莉一下飞机便驱车前往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韭菜坪景区参观,漫山遍野的紫色花海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因为这次旅行,她的扶贫点子开始生根发芽,开出花朵。
“当汽车在山路上曲折行进,我眼里全是漫山的紫色韭菜花,偶尔还能遇见村民在宽阔的草坪上静静地放牧。感觉自己仿佛度过了一个童话般的假期。”梁安莉说。
这份美好的记忆为她后来在赫章开展鲜花事业奠定了基础。回到广州后,她和在穗港资企业家陈洁,也就是她的妈妈,在广州市番禺区官员杨伟强(挂任市委常委、副市长的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的号召下, 决定在赫章县开展创业帮扶。
2018年5月,27岁的梁安莉和母亲陈洁共同出资成立广州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赫章县签订投资协议,正式成为广黔协作的一份子。
“杨伟强告诉我,脱贫工作很困难。他曾经邀请了许多企业家在贫困地区开展创业帮扶,但很少有人最后坚持下来。但我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尽管我们不确定能做些什么,可还是想试一试。”她说。
赫章县扶贫办主任文永松说,赫章县位于贵州乌蒙山区,平均海拔近2000米,是全国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因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稀松贫瘠,水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而陷入贫困。
彼时,韭菜花海在梁安莉的脑海里一直浮现不断。她带着专业团队到赫章县考察了大小10多个乡镇后,发现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如此气候和温差特别适宜花卉的生长。最后,她决定在铁匠乡中井村栽种鲜花。
2018年,梁安莉和妈妈创办的公司与赫章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鲜花种植基地于6月开始运营,梁安莉在“贵州屋脊”上的产业扶贫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是发展园艺业,并将其与当地的旅游业和健康产业相结合,以此促进赫章县增收。
起初,梁安莉的善意并不被当地人所理解。她感慨道,很多老百姓最初不了解花卉,有抵触情绪,质疑这普通的野花怎么能帮助脱贫。
“种玉米和土豆就不一样了,好种,能吃,还能喂牲畜。很多村民和我一样,都疑惑种花来做什么。” 28岁的村民周巧回忆到。但后来,她也加入梁安莉的鲜花基地种植花卉。
困难接踵而至,梁安莉出现高原反应,经常头疼严重。她带领的8人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来自广东省,花了很长时间才来适应当地缺水和取暖的问题。
梁安莉希望通过帮助村民售卖她们种植的鲜花,帮助当地脱贫减困,使他们有能力靠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初,我们试验种植了40多种菊花,大部分都成功种植,但还是放弃了在当地种菊花,因为菊花需要精细化管理,很难生长在农民自己的土地。”
考虑到赫章地处崎岖山区,几乎没有可供种植的平坦土地,梁安莉又放弃了适合大规模种植的花。相反,改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花,并且可以将其制成香料之类的产品。
梁安莉团队还引进日本北海道薰衣草、芝樱、针叶天蓝绣球等花苗并试种成功。她们把这些鲜花转化为香精油,或加工成永生花。现在,许多化妆品公司都在抢购赫章的鲜花。
梁安莉说:“希望我们的花卉栽培可以成为当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游客可以按季节来观赏花朵,因此她也在不断地尝试,种植更多新品种。
周巧是梁安莉在赫章最早认识的村民之一。她们第一次见面时,梁安莉得知周巧比她还小一岁,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梁安莉回忆,“她们七口之家住在一个很窄小的房子里,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
“周巧和我说,她想给孩子们买些新衣服,因为他们总是穿别人的旧衣服。尽管孩子从没要求买新衣服,但她心里常常感到很愧疚。”
尽管带着些许质疑,但在梁安莉成立公司后不久,周巧还是毅然来到鲜花基地务工。她工作非常努力,并凭借流利的普通话,成为了梁安莉团队和当地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六个月后,周巧家实现了脱贫。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她从管护工、代班到基地管理员。她感叹:“以前打工,我每个月只能挣1000块钱,但现在可以拿到4000元。”
如今, 周巧和丈夫两人都在基地务工,每月工资近10000元。去年, 她家里添置了一辆代步车;今年, 家里又建起了两层楼房, 变化喜人。
周巧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她说:“我现在收入稳定,不用跑到其他地方去务工,就在家门口工作,这就是我一直想过的生活。”
周巧非常钦佩梁安莉。她说:“梁安莉从香港这样的大城市来到我们这贫穷的山村,忍受了许多困难和打击。她像朋友一样对待我们,总会和我们聊天。和她一起工作,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多亏她总激励我们。”
梁安莉帮助了包括周巧在内的30位当地村民摆脱贫困,过上了美好的生活。梁安莉说:“在鲜花种植季节,我会再雇用100名左右的村民在铁匠镇的花卉基地做零工。看着村民生活的改变和脸上的笑容, 我就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据了解,梁安莉的公司自成立以来, 通过务工收入、大棚土地租金分红、广州扶贫资金基础设施投入分红三大利益联结, 已带动600余户、3000多人就业增收。仅2019年, 港华公司给贫困户的分红资金, 总计90多万元。
据文永松介绍,过去五年里,赫章县已有18.4万人摆脱了贫困,梁安莉女士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91年,梁安莉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香港长大,童年时期的她就知道,未来要像父母一样经营生意。15岁时,她去了美国,并在波士顿大学攻读了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13年,在她上学时,波士顿发生了马拉松爆炸案,这让她改变了主意,毕业后她选择回国发展。
梁安莉的家人在大陆也有业务。“因为父母的关系,我从小就游历广东,与同龄人相比,我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大陆的迅速发展。”梁安莉说,“大陆真实的一面与某些西方媒体所描述的完全不同。”
看到去年在香港发生的暴乱,她感到“伤心欲绝”。“许多香港年轻人说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但我相信,未来必须靠努力创造,而不是通过破坏公共设施来实现。”
同时,她对中国扶贫的理解也有了改观。“过去我以为扶贫减贫很表面,就是向穷人捐赠金钱和商品一样,但现在我知道,中国扶贫涵盖的方面很广很广。我们国家正不遗余力,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帮助贫困人口解决住房、教育、医疗服务和就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她说:“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参与扶贫工作,我也很难相信中国可以为民众帮扶如此之多,达到如此广泛的程度。”
去年,北京举办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当梁安莉看到扶贫方阵队的出现,她很是激动。
“过去,我只觉得港澳台方阵队与我有关,但是这次很高兴还能和这个脱贫方阵有着紧密的联系。”梁安莉说,“能不断参与到国家的发展当中,我感到无比自豪。”(记者 王茹 杨军 编译 王瑾)
原文见中国日报9月2日国内版16版头条 英文链接:http://guizhou.chinadaily.com.cn/2020-09/02/c_533233.ht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