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煤销部平凡岗位上的感动与担当

“干”字了了三笔,就是要横到边、竖到底。有人说是两横一竖,我说是一和十。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扺千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煤销部平凡岗位上的感动与担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8 20:0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28 20: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干”字了了三笔,就是要横到边、竖到底。有人说是两横一竖,我说是一和十。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扺千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事无巨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干好就是不简单。小事是平常的、零散的,但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好自己也能照亮别人。这个寒冬,也因为一点一滴爱的汇聚,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自打防“疫” 战打响以来,煤销部部长乔方,24小时坐阵,协调布署,统筹安排,每天都会到各岗位检查。一次他到磅房检查,看到职工因车辆过磅多,耽误了饭点儿,在吃桶面。“这样不行啊。非常时期,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要多吃,吃好。”这事儿他一直记在心上,在食堂就餐时,看到有鸡腿卖,二话不说马上买了,叫人送到职工手里“加餐!”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非常时期,咱不能去一线,做好本职,这是应该的。”煤销部书记邢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疫情面前,他组织科室党员成立“抗击疫情党员先锋队”。面对党旗郑重承诺:“疫情不退,人不退,坚绝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他对全科人员进行仔细排查,在岗61人均为安全放心人员。利用微信、OA办公网,对疫情防控知识进行宣讲普及,引导职工正确认识,达到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全部门63人无一人有违规行为。发起“不见面,不碰头”的视频会议;为职工发口罩;送一次性手套;测量体温;检验指导岗位消毒和询问职工的健康状况……各办公室和岗位弥漫消毒水的味道中,总有他的身影。

疫情期间煤销部党支部主席尹学伶和支部党员贺清望,每天都在支部群,工作群坚持更新与疫情相关的正能量信息,鼓励和支持职工,打士气,鼓干劲儿。充分发挥了支部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职工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在磅房,煤销部职工每天给车辆消毒;给司机师傅送上热水。“谢谢!谢谢!”司机师傅感慨的说:“邢东就是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每辆车过完磅,司榜员都会送上一句“请拿好,慢走。”

在煤场,“停!”“往外!”“好!”“走!”简单的口令,一天不知传出多少次。在放煤平台上戴着口罩大声喊话,他们一趟装车下来,都是猛灌水。“困难时,谁上去放煤都一样!我年轻,多干点儿。没事儿!”缓了好一会儿的放煤工王燕才回了一句。“我们有暖水瓶,自己都带着水杯,多喝水就没事儿!”老师傅刘运茂端着像暖壶一样的杯子说到。“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更应该把手头工作做好,这都不算事儿。”从放假到现在,由于销售任务重;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人员和运输车辆的紧张;车辆运输途中的各种因素;导致时间上延迟。可,不管几点,只要有车辆来他们总会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个人。

为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首季开门红”销售任务,两场战役全面胜利,煤销部全体干部职工,用责任和行动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让司机更放心,让销售更便利,让职工更安全,让矿山更稳定……这样的成果,是许多人的辛勤付出;这样的成果,让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此战必胜!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每一个人都是疫情防控链条上的一环,确保自己这一环不掉链子,就是对这场疫情防控战的支援和贡献。

正如《众人划桨开大船》所唱到:一加十 十加百 百加千千万,你加我 我加你 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波涛在后岸在前……2020年才刚刚开始,要相信,乌云后面始终有晴空万里。

( 谷志燕)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