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整个华夏大地全部被疫情覆盖。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升级为公共安全卫生突发事件,湖北告急,武汉封城,黄冈等多地亟待医疗救援,全国各地执行公共卫生突发一级响应——高速公路关闭、商场闭门、小区设卡检查、全国人民闭户。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一夜之间,芸芸众生枕戈待旦、提健浚汗马、血染沙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每一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勇猛战士。我所在的企业中铁二十局集团物资保障供应线的员工李增良在疫情发生以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以交纳特殊党费、自愿捐款等方式捐款共计1600元。在得知武汉生活物资紧缺的消息后,他主动联系平江县安定镇大桥村干部,组织力量,收采蔬菜约21万斤、鸡蛋5万多个,不顾疫情风险,逆行而上,亲自押车将物资送到武汉火神山医院、黄岗大别山医院。他用最平凡的生活物资传递最真诚的抗“疫”力量——“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企业员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尽一份绵薄之力,也是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李增良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目前,中铁二十局集团8000多名党员,为防疫抗疫捐款捐物已超200万元。这个义举是我们中国铁建千千万万职工中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中国铁建的一个骄傲。
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钟南山院士夜驰武汉,睡在餐车的影像震撼着每一位国人。这位84岁老人告诉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去了武汉前线,为疫情奔波的行程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休息过。他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在如铁人般地拼命。连钟南山的夫人也曾心疼地说:“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但愿疫情在众人同心下尽快结束,那时,老人笑容可掬,好好休息。
“国有难、若需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十二个字牵动着多少爱国华人的心,字虽短却铿锵有力。远在美国的科学家李开复含泪乘机回祖国——“再见了美国,祖国有难,我必回国”;德国最不愿放走的顶尖中国科学家庄晓莹博士直奔武汉工作一线;“哈佛八剑客”回国援武抗疫,无论何时何地,留在心里的血始终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这就是保卫家园的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李兰娟院士说过:“国家的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疫情防控面前彰显本色,他们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毅然决然回国;他们是时代中“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亦是民族的脊梁。
我的国为打赢此次疫情“阻击战”,火速开建火神山与雷神山两大医院,10天竣工的基建狂魔与病魔赛跑举世震惊。我的国用“中国速度”践行了守初心、担使命。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惊讶评论称:“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
“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歌词描写的镜头最终演绎成现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身边的无数平凡人都带着舍我其谁的勇气,都
力所能及的贡献着抗疫之力——医务人员在一线救死扶伤;环卫工人保持着道路的洁净;快递小哥将蔬菜送到小区楼下。
我认真写下《告中国铁建全体党员书》字字珠玑;我自愿捐款献出我的一点点爱心;我为抗疫奔走在劳务工班和项目驻地。我和众多爱心人士、逆行者一样满腔热忱,我们都曾誓言过:“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对党忠诚,积极工作”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我们身逢盛世,每一个铮铮铁骨承载着国家繁荣富强的梦想蓝图;每一个建设者要做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而砥砺前行;每一名逆行者以“我将无我,不负韶华”的奉
献精神卓越奋进。
凡人义举+中国精神+中国速度铸就了时代的最强音,划破暗夜的寂寥,是国家脊梁的担当——他们用汗水、泪水、鲜血,甚至生命铸刻伟大功勋。一颗颗火热的中国心融汇成金色盾牌,一代代血脉的传承凝结着中国精神的光辉。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爱国华人、或是平凡的像李增亮一员,只要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普通岗位恪尽职守,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福祉而奉献终生的“向死而生”,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之脊梁。
(王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