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老王到目前有18年党龄。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多次被评为党员先锋岗;多次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多次被评为信息化先进工作者;曾被集团评为第二届“十大杰出工人”。
因复工复产的需要他及时回到项目。按照唐山海港当地政府要求,外地返岗复工人员均需自行隔离14天。在14天的隔离期间,他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返岗的人员一日多于一日,疫情防控的成员就那么几个,面对二十几个隔离人员的一日三餐及日常生活保障、一日两次体温检测、门岗24小时值班的工作量,对疫情防控小组的成员来说还是有点累人。老王作为项目的大管家,看在眼里却使不上力,有点憋气又上火,闷闷不乐的表情情不自禁的挂到脸上,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满腹心事!
解除返岗自行隔离的那天,老王高兴的像过年一样起了个大早,楼上楼下的垃圾,来来回回几趟就收拾利索,消毒后扔进垃圾桶。随后就是打开水放到隔离人员门口。当完成这些没有节点的工作,测量体温的杨昆在楼道里吆喝起来,老王提上桶装面、豆浆、火腿肠尾随身后,前面体温测完,老王温文尔雅的把早餐递到隔离人员手里。
午餐、晚餐的时间,老王卡着点的来到食堂。与大家一起分餐装盒,份数统计好后,老王尽可能多送、尽可能爬楼高的、尽可能抢着一人包场。
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六层楼上下十几趟,虽然有些累,但老王是眉开眼笑的。生活本就是苦中寻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每天,测温、打水、收扔垃圾、送餐、代购、值勤、顶岗,处处有他忙碌的身影。
“王主任,您送二楼,我送五楼、六楼”食堂管理员高升手提盒饭着急地叮咛着。
“你别抢,五、六楼我承包了,你是美女,体力不如我”,老王急着回应。话音未落,高升抢先一步出了门,老王追出门,一看已进了楼道,只能就此罢了。
翌日中午送餐,老王多了个心眼。盒饭快分装好的时候,他把送五楼、六楼的餐盒挪到了自己跟前。物资部马伟伟说:“王主任年纪大了,您送二楼和后面试验室的,其他地方和楼层高的我们去送”。
老王听了又急了,“我正当年呢,我送楼高的”。
“现在还早,等一会,要不您先给试验室杨主任的送去,回来还来得及送五、六楼的”,马伟伟缓了缓,用了一计。
老王一听,先送一个回来也不耽搁送五、六楼的,高兴之余转身就出了门。说是迟那是快,马伟伟提起塑料袋就直奔办公楼去了。老王郁闷至极。
接下来的抗疫服务日子,老王虽然马不停蹄的抢着干、争着做,但总也高兴不起来,仿佛他就是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一般。
老王在平凡的岗位上是个热心情,总喜欢帮助别人。“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胸前佩戴党徽、桌前摆放党旗、誓言牢记脑海,托起一缕真诚。深夜随手关灭楼道里的照明灯;上楼顺手就把快递带上送到同事手中;在生活工作中从来不树立对手;在业务上是领导和同事的一把好手......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为他人幸福而奉献,老王始终是这么做的,要不怎么会在抗疫奉献路上有一丝不快乐呢?
各行各业正是老王一样的万千奋斗者,立足本职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用爱他人、爱企业、爱祖国的小爱汇聚成洪荒之力、共克时艰的磅礴大爱,践行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对党忠诚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变成强大的民心力量,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