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做口罩的志愿者

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而是我的亲戚。

【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做口罩的志愿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8 17: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28 17: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而是我的亲戚。

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一个口罩生产车间。

他说,成员分成好几组,每组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当组长,组长都要对志愿者们进行岗前培训,并且嘱咐大家要做好安全防护。

生产车间里,忙碌的生产线上,蓝色口罩按流水线传递。制作一枚口罩,需要两层密度不同的无纺布和一层熔喷布压制成模具,然后通过切片、压合、焊耳带、装箱、灭菌、检测等环节。

我亲戚第一天的工作是操作耳带口罩机,往简单里说,就是把压合好的口罩一片一片放到机器上进行耳带的焊接过程。这个简单简简单单的过程,一天干下来胳膊会很酸,到最后胳膊几乎没有知觉,麻木了。

“刚到厂里的时候,会觉得比较辛苦,身体上有些不适应。车间里机器声嗡嗡嗡,精神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亲戚说,“机器不停,我不停。”

在焊接过程中,耳带绳经常会出现打结的情况,需要人工将打结的地方剪掉,再重新连接上。一开始,我的亲戚总是弄不好,处理起来至少要花10分钟,而经过一上午现在他只需要2分钟就可以处理的很完美。“当我面对这些口罩时,我能想到的是如果自己有分毫差池,就会让口罩作废。我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确保在我手底下经过的口罩制作是完美的。”我亲戚在12小时里能完成3200只口罩的耳带焊接。

第二天,“1,2,3……”在3号车间内,他正在生疏地将口罩以每包10只的标准放到包装袋里。短短1小时,他就完成了300袋口罩的包装任务。也是重复一个动作,一天下来,胳膊还是酸痛的。

亲戚说,那里有很多志愿者,有的还是夫妻上战,都在任劳任怨,不推诿不退缩,不叫苦不喊累,互相鼓励,互相加油,并肩作战。

亲戚说,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所有人都斗志昂扬,在战疫一线与时间赛跑!这次活动比以往他参加的都要累,都要苦,但也非常震撼人心,比以往的活动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我因没有及时报名,错过了,所以非常可惜。但是从亲戚的讲述中还是能感受到那里的紧张与快乐。当然这种活动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能期待下一次活动(因为灾难只有一次就够了),哈哈,但我会多参加一些平常的志愿活动,如去敬老院,社区活动(在大一上学期已经做了,还会继续努力)等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

(张咏雪)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