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中华战“疫

你永远不知道天灾人祸和黎明曙光哪一个先降临。新年的欢声未稀,灾难便悄然而至。一觉醒来,蓦然发现,各国动荡,铺天盖地的灾难接踵而至。

【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中华战“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14: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14: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你永远不知道天灾人祸和黎明曙光哪一个先降临。新年的欢声未稀,灾难便悄然而至。一觉醒来,蓦然发现,各国动荡,铺天盖地的灾难接踵而至。

美国爆发40年来最严重流感。

印尼洪水,致17多万人无家可归。

澳洲大火,65余万只蝙蝠涌入城区。

……

而最严重的,是那场爆发于东非、声势浩大的、对亚洲各国肆虐的蝗灾。“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而这场蝗灾,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殊死决斗正在我国上演。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那些吃野味的、肆意捕猎的、破坏生态的,他们恶鬼夜行,本应坠溺无间地狱的他们却潜伏人间,让多数人的善,为少数人的买单。“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次灾难,似乎早在20世纪已经预言。在03年SARS非典中,果子狸作为中间宿主,将原属于蝙蝠身上的病毒进行迅速传染。那场历经无数生死诀别悲剧就已经给了人类不应乱食用野生动物的教训。“人类从历史学到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今天震惊全国,甚至动荡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也已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传染源就来自武汉野生动物市场里被贩卖的野生动物。那它们是有错的吗?难道它们想被生剥鳞甲、被沸水蒸煮、被做成子虚乌有的神效的药材吗?而活着,对它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万物皆有灵,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因果循环,因为那些经历过惨痛教训后却仍然堂而皇之地将野味当成佳肴,不顾生命危险去尝试这些未经检疫的动物的人,让如今的我们,像那些被赶尽杀绝的无助的蜷缩着的穿山甲一样,蜷缩在冰冷的水泥墙里。“九省通衢”的武汉,实施封城””各省各市延至各个小区,严控封闭”……

但是,请别对人性失望,也不要恐惧未来。天灾人祸的蝴蝶效应,只是始于少数人,更多的,是倾尽全力为我们默默守护的人。

若有战,召必回!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对战中,更多的,是无数个小我用生命微光,引燃千万赤火的慷慨就义。“一省包一市”抗议计划中,山西医疗队、云南医疗队、辽宁医疗队、山东医疗队……,各方同胞跨越千里、奔赴危难、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驰援武汉。“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这是协和的承诺。“百年湘雅,从未负国”这是湘雅的豪情。如今“疫”敌当前,他们提刀上阵,带队出征!不舍昼夜、不辞辛劳的建设者们,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10天之内,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雷神山医院随之屹立。“武汉85家酒店支援医护人员”“被扶贫标记的村落自发组织运送20吨果蔬”“不知名少年将一箱口罩匆匆放到警局前”“87岁老人哭求捐出20万元30年积攒的全部身家”……逆行的医护、坚守的民警、四面八方的驰援者……那一帧帧一幕幕在灾疫面前,将中华儿女笼罩于温暖之中。山川相遇,国应无恙!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谓。

在03年的非典中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千万医护工作者,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经历半年多的抗争,将SARS有效控制住。如今,再次“千钧重托奔前沿,一发冥悬责在肩。”的钟南山院士,更是在危难中成为了国人的精神支柱。耄耋擒苍龙之势堪重任,救苍生。

作为“吹哨人”的李文亮医生,在国人都浑然不觉的时候,为我们敲响警钟,在卫健委和众多批评其造谣的社会舆论下,仍然顽抗坚持,披露疫情,并未罔顾科学和事实。不畏强权,实事求是,用生命澄清,他没有造谣!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那一个个一往无前的身影中,有多少是才二十出头、正处于花儿一般年华的孩子。

这些逆行的人,不仅是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更是一个家庭的父、母、妻、子。他们之中有医学博士、护理工作者、甚至还有离岗退休的老干部群体。他们在请战书上按下自己的红手印,发出铮铮誓言“不计报酬,不畏生死!”

“吾已许国,再难许卿”驰援武汉的女军医彭渝的丈夫对她说“你是我妻也是战友,使命在先,盼早日凯旋。”寥寥数语,却蕴含漫漫情深。

“愿你无惧无畏,愿你大胜而归。”连续在抗疫一线工作48小时的急诊科主任徐自强,隔防护玻璃,在一张处方笺上对儿子徐秋笔写下“秋笔,加油!”

……

灾疫面前,军队和医生在前线浴血奋战,冲锋陷阵,而天冠地屦的是那些收入和地位都很高却在国家处于危难紧急时刻不报国不做任何贡献出国避难的明星。而可笑的是,当国外爆发灾疫后,他们又犹如落败之犬,仓皇而返。自然,出国与否,是个人人身自由,听从国家号令不聚群少出门和出国感受异地风情都是疫情躲避的方法,不过是资本不同下的不同选择罢了,只是受到众多追捧才拥有万贯家财和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他们和正在前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相比有着云泥之别而已。但令人作呕的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却还叫嚷着“捐不捐款是人身自由,是自己的选择,不应该被指责”和纯粹躲避疫情未有一丝贡献的明星。不仅如此,更令人齿冷的是那些在国内疫情严重时逃到国外聚会,归国后还搞特权和发国难财,兜售“虚空口罩”非法牟利的流量小生。这些人,不帮助国家度过难关,反而自私地添乱。他们在国家有需要时,抛下国家,待国内干戈载戢后,回来分享胜利果实,等着从国家身上捞钱财。被名利与欢呼戳瞎双眼,熏黑良心的他们,狼心狗肺地忘记了生养他们的祖国,更是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应该为支持爱护他们的同胞回馈温暖,“德不配位”的他们更忘记了作为公众人物的自己是多少人的行为指向,是多少人的向往。

但,也不能以偏概全,通过这些片面定论人间冷暖。“韩红号召艺人朋友捐助善款,尽管病倒,仍连夜赶工安排物资” “海泉从国外人肉背回八万口罩”等等等等。以身作则,雪中送炭的明星也如明灯,熠熠生辉。

我们大多数人都被追星迷昏了头脑,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之于这种流量小生猖獗如此的现象,总的来说,还是“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但愿这次灾难能让新时代的我们认识到真正对社会,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有着正确引导作用的群体作为榜样,视作明星。正如李兰娟院士振聋发聩的言论:“国家的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

这次疫情中,同样必不可少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全力配合和支持。在我们之中,不乏又令人佩服的自救者,“武汉学院,会计专业大三学生郭岳,寒假期间从武汉回河北黄骅老家后,确诊新冠肺炎,但最终未感染一人。”谨慎如他,回家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一直把自己隔离在房里,就是确诊之后,担心病情会反复,出院后又在车库隔离了28天。在小小的车库里,郭岳仍未就此丢弃自己的学习,一边上网课一边复习备战考研。丘吉尔说过“不浪费一场好危机”。正如此时的我们,尽管处于躲避疫情的封闭状态,但仍然上着网课不废学业。

愿疫情早平,珞珈樱花依然盛开,中国,我们相信你。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