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妈妈说:"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长大后方知人的嘴巴有很多的功能,就连小学生都懂的。
有一天晚上,我问8岁的小外孙:“人的嘴巴长着做么用?”他没有思考迅速回答说“咀嚼用啊!”回答的非常完美。
今年发生的这场疫情,如专家所分析:"无论新型冠状病毒来自哪里?野味不是你想吃就能吃。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来自什么动物,但来自野味的可能性基本可以确认。”
回想17年前的那场疫情,人们就是因为吃野味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血的教训要永远牢记,绝不能再使悲剧反复重演。
朋友们,不管是缝年过节,还是在任何地方享用美味佳肴的时候都要管住自已的嘴,尤其是喜欢吃野生动物的嘴。
野味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鸡鸭鱼肉高,它还伴随着极大的风险,也并不是什么"味美”又"滋补"非吃不可的所谓“物以稀为贵”的补品,记住哦!千万别贪嘴。
动物也有人性,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尊重和保护生灵。人类和动物最重要的就是和平相处,实际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动物还为大自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要去残忍地伤害那些美丽的野生动物,要关爱它们,让动物与人类的和谐之光照亮整个地球。
朋友,当你面对稀奇野味诱惑,实在忍不住馋得直流口水时,不妨就尝试那么一小点,宁可少之又少,甚至是零野味。
长年累月一日三餐,多食用一些传统的绿色食品等等,堵住病从野味来的途径。不要有好奇心和侥幸心理,增強食用野味而遭不幸的风险意识,不吃野味从自身做起。
有句谚语,病从口入。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写完此文后,我告诉小外孙,你那天晚上回答我的问题,很正确。姥爷就你回答的那句话写了一篇短文,"那你念给我听听"小外孙说道。
听完我写的短文后,小外孙像背课文那样流畅地告诉我:“禁食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让人类的小家幸福团圆,让万物的大家和谐共生。”微笑的小脸蛋显得是那样的自信。
小外孙,你说得太对了!来,姥爷抱抱。
(潘春心)